三百一十九章 跨越三千年的团聚(1 / 2)

满级考古大师 顾屈 1095 字 2023-02-20

顶尊蛇身铜人像的发现,是一件惊喜。 如此复杂精美的组合器,不但代表了古蜀人那超高的青铜制作工艺,同时也能够带着现代考古学家,一探古蜀人的“神话”传说。 “蛇身人面” 一提起这个,相信大部分华夏人,脑海里最先浮现出来的,就是女娲和伏羲这两位华夏传说中的创世神! 在华夏人的固有印象里,女娲和伏羲的样子,就是人首蛇身的。 华夏最早有文字记载的人首蛇身是战国的《列子·黄帝》:“庖牺氏、女嫡氏、神农氏、夏后氏、蛇身人面、牛首虎鼻,此有非人之状,而有大圣之德。” 庖牺氏就是伏羲,女嫡氏被认为是女娲,神农氏就是神农,夏后氏是大禹一脉,可能是大禹的祖先。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这几位先人,都是蛇身人面、牛首虎鼻的非人之状,而这种形状,乃是大圣之德。 而到了东汉的时候,伏羲鳞身,女娲蛇躯的形象基本已经固定下来了。 很多东汉时期的出土文物都将女娲和伏羲刻画是蛇身,手里拿了一些奇怪的东西。 一些营销号和自媒体还大肆鼓吹,说什么女娲和伏羲缠绕的壁画,其实是在表达“DNA双螺旋”的意思,是外星人给华夏人的启示之类的。 这些当然是不靠谱的说法。 实际上,女娲和伏羲的形象以及神话故事,是经过多次演变的。 关于女娲造人的传说,诞生的比较早,应该在春秋之前就出现了。 但是这个传说的完善比较晚。 在西汉的《淮南子》里才最早记录了女娲造人的经过。 女娲不是自己造人的,而是大家帮忙一起造的,黄帝决定性别,上骈安装耳朵和眼睛,桑林装手臂,女娲一天能创造七十个人! 然后到了东汉时期,传说再次演变,才出现了女娲捏土造人的传说。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至少在春秋左右,关于“女娲造人”的传说就已经成型了。 因为在《楚辞·天问》中有这么一个疑问:“女娲有体,孰能匠之?” 意思就是,女娲有身体的话,又是谁创造出来的呢? 说明在当时,女娲造人的传说已经是广泛共识了。 那么,最早的和女娲相关的出土文物,能追朔到什么时候呢? 距今约六七千年! 最早在中原的马家窑文化,距今六七千年前,就在陶器上发现过人首蛇身的绘画,被认为是最早的女娲、伏羲崇拜! 现在,三星堆文明的祭祀坑中,也发现了带有明显女娲崇拜,人首蛇身的人像,这显然是再次证明了,三星堆文明与中原华夏文明的联系。 很显然,在三星堆文明也是有关于女娲的神话传播的,所以三星堆人才会铸造出这样一个顶尊蛇身铜人像,或许是用于祭司女娲的礼器! 这是中原文明对三星堆文明产生深远影响的又一力证! 如果按照史书上的记载,古蜀人确实是颛顼后人所建立的国家,那作为黄帝的孙子辈,同样受到过神农氏的影响。 那么三星堆人有女娲崇拜,那就是一件很符合逻辑的事情了! 这件顶尊蛇身铜人像,全件高有1.5米,在坑内是横倒下来的。 陈翰与庄云鹏,花费了两天多的时间,才完整的将这个大型青铜器给清理提取了出来,甚至借助了现代科技设备的帮助,才将其从坑内运走,运至三星堆文保修复中心。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经过三星堆文保修复中心的比对,1986年出土于2号坑的鸟脚人像竟能与其拼合! 而且拼合的位置,正好就是陈翰认为的“蛇尾”的位置。 在“蛇尾”的位置,实际上是只有半截的,下半截能够与2号坑里的一支鸟脚拼合在一起! 也就是说,这个人像实际上不是人首蛇身,而是人首鸟脚! 这一下子,让陈翰原本对其“女娲崇拜”的猜想,全都落空了。 在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合体”后的器物,通高超1.5米,头顶觚形尊,双手撑罍倒立,身体卷曲向上,脚呈鸟爪状,让人再次为古蜀人的想象力惊叹。 不过可喜的是,这一发现也印证了2号坑和8号坑在同一时间形成。 又是一天之后,三星堆文保修复中心宣布,他们已经将8号祭祀坑新发现的顶尊蛇身铜人像与1986年2号祭祀坑出土的青铜鸟脚人像残部拼对成功。 这两件分处于两个祭祀坑的文物,在“分离”3000年后终于重新合体! 这是一场跨越了三千年的团聚! 之后,三星堆文保修复中心,就将这件文物重新命名为鸟足曲身顶尊神像,认为这件充满想象力的珍贵文物堪称华夏青铜文明的“巅峰之作”! 虽然比不过高度足足380厘米的青铜神树。 但是150厘米高度,由尊、人像、罍组合在一起的这件青铜器,也是华夏青铜文明史上,难得一见的珍宝了! 就算是放到国际上去比较,也同样是世界级别的珍宝。 在青铜文明领域,华夏文明是母庸置疑的,最灿烂的文明! 不管是重量要以千斤计的大型青铜鼎,还是高达三米多的青铜神树,或者是眼前这个鸟足曲身顶尊神像,都是其他同期青铜文明,所无法做到的工艺! 在同期的其他欧洲青铜文明,还停留在原始的刀、剑、小型盾牌、粗糙的动物像、人像的时候。 远在东方的华夏文明,已经可以运用青铜铸造各种大型的工艺品了。 光是三星堆文明目前发现的八个祭祀坑内的青铜器加起来,其璀璨程度,工艺精美程度,以及数量,就远超过欧洲任何一个单独青铜文明出土的青铜文物量了! 而拥有如此璀璨、成熟、发达青铜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