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贡品仓库
戚英和季金率领龟船跟随戚军水师一路北上。他们先后停靠沿海的几个无人小岛指挥着战场。
梁万宁和汤时茂载着白银凯旋归来向戚英交任务。
戚英看到两人大功告成欣喜不已,夸奖道:“干得好,我做了两手准备,第二手用不上就是最好的结果。”
汤时茂高兴道:“还是将军的计谋好呀。”
戚英鼓励道:“你们这次的功劳不比打仗低,我令人在功劳簿上为你们记功一笔。”
两人感激道:“谢谢将军。”
季金问:“将军,这么多白银放到哪里?”
戚英道:“放在岛上肯定不行风险太大,最好是能拉到京城里面藏着不让人发现,以后交给靠谱的大官处理。”
众人点头道:“有道理。”
戚英问季金道:“高丽国设在大明京城的仓库有没有多余空间?”
明朝有一项重要的政策叫做“朝贡贸易”,所谓的朝贡贸易,是指官方垄断明朝的海外贸易。这是明朝初期合法的贸易形式和主流的贸易渠道。
外国贡使所携带的贡品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货物,其余大部分携带来的货物是用来卖卖的商品,需要经过明朝官府的定价就可以当商品买卖了。
携带的货物按规定不收取税款,全部由明朝官府进行估价收买。这种完全由“买方”定价的行为,其实就是变相地收取实物税,其中的低估高换很有名堂。
明朝官府在贡使手中收买货物的价格通常比市场卖的价格低,而用于跟贡使抵价的货物却高于市场价格。
明朝初期鼓励海外诸国入明朝贡,从而使海外商品大量流入大明,通过低估高换的方式赚取很多的利润。
明朝通过对海外朝贡贸易的控制和垄断,可以增加国家和地方官府的财政收入,用于补贴军用和财政支出。
比如明朝获得高丽国大量的高丽青瓷、高丽纸、高丽布、柞蚕丝绸、皮毛、人参、马匹等等。
这些货物大部分都是用船送到明朝京城的,登岸的港口就是直沽港口。
高丽国过来朝贡一次都是大批量的货物,送到京城后需要花时间点货、理货、估价、买货、找生意客户卖货、再拉出仓库。
这些货物都需要存放在仓库里一段时间,所以京城建有高丽国一座大型仓库叫做高丽贡品仓库,专门用来存放贡品和货物的。
明朝的朝贡贸易对明初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但是洪武后期,海外西南诸国朝贡贸易的路线逐渐衰落,朝贡贸易的次数减少了很多。
到了永乐初年,兵革初定,论靖难功臣封赏,分封诸藩,增设武备百司,发兵征伐安南,迁都每项工程都需要耗费大量的财力,所以明成祖又恢复了洪武后期压制的朝贡贸易。
郑和下西洋后,通往东南亚各国的航路被打通,大量明人移居东南亚地区,又加西方船队大批来到东方贸易,市场形势大变,此时明朝朝贡贸易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了。
于是官方的朝贡贸易逐渐衰落变成了小角色,走私贸易趁时势发展起来成为了主流。
到了嘉靖年间,走私贸易发展正旺成为了绝对主流,朝贡贸易变成了小小支流,只占市场贸易额很小的一部分。
走私贸易虽然庞大成为主流却是非法的,官府文件上不允许开放海禁限制民间对外贸易,却暗中支持官商势力的走私贸易,属于一种“驰禁”的状态。
虽然朝贡贸易不是市场的主流但却是合法的贸易。所以高丽国设在京城的仓库每年都会收纳一定货物进仓库。
季金当了大使馆馆长后对这个仓库了解得非常清楚,把这个仓库的情况告诉了戚英。所以戚英知道京城有这个仓库。
季金回答道:“高丽国设在大明京城的仓库有地下室,只是很多年都没使用了。.GóΠъ.яG
现在朝贡贸易没有以前那么火热了,仓库都是空的,地下室更加空了。”
戚英道:“你回高丽国找国王聊聊,租用一下他们的地下室,这事应该没问题的。”
季金道:“我是大使馆馆长帮助他们那么多,还帮他们打退了叛军,借用一下地下室不是应该的吗。”
戚英高兴道:“行,赶紧行动。”
季金回到高丽国见到了国王,请求他派贡品商队去大明,顺便借用一下仓库的地下室。
国王李峼想起来了,今年因国内局势乱朝贡贸易还没来得及开展,既然季馆长主动来提了,是时候要去大明朝贡了。
国王恍然如悟道:“对的,今年的朝贡忘记了,今年因内乱没心情做贸易了,我就送一船贡品过去得了。”
季金笑道:“一船太少了吧,感觉一点气派也没有。”
国王面有难色道:“我没心情做生意呀,要不多派几艘船跟着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