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团长估计能活吞了我!(1 / 2)

“这里是为你们两个营准备的武器装备和弹药补给。” 杨村右侧山区,独立团窑洞式仓库群所在,此时,一个巨大的窑洞仓库被打开,露出了里面一堆堆弹药武器箱。 一位团部后勤干事指着窑洞,对着三八五旅过来的两个营长说道: “捷克式轻机枪二十七挺。” “每挺附带三个备用枪管,还有二十发弹匣和三十发弹匣各六个,备弹一千五百发。” “马克沁重机枪四挺。” “每挺附带备用枪管两根,五升帆布储水袋三个,备弹八千发,包含二百五十发金属弹链二十根,一百发弹链三十根。” “单兵喷火器六具,每具喷火器备用燃料罐三套。” “两门82迫击炮,每门火炮备弹二百四十发。” “六门60迫击炮,每门火炮备弹三百二十发。” “····” “还有五十一匹佩尔顿马,在山马道,每匹负重可达到二百公斤。” 最后,独立团后勤部干事指着远处的马厩说道。 在哪里,有一百零一匹提醒庞大的佩尔顿马昂着马头,目光炯炯有神。 虽然系统大爷出品,体重一吨,身体健康的佩尔顿马能在驼载负重三百公斤的情况下,每天行军五十公里左右,但这是在平地上测出的数据。 根据地受限于道路,大部分都是山马道,只能驼载两百公斤,不然容易对军马造成伤害。 如果实在崎区山地,这个数字还要降低。 但两百公斤乘以五十一,总负载重量也高达十吨,对于一个五百多人的营级部队来说,完全可以满足需求。 “这都是给···我们的?” 来自三八五旅的两个营长呆愣了许久,其中一位才支支吾吾、满是难以置信的问道。 “当然!” 李云龙得瑟的不行: “你们行军三百里来支援我独立团打鬼子,我这个东道主,自然也不能小气,这些武器,还有弹药,都是你们的。” “等打跑了鬼子,这些装备你们也可以带回去。” “多谢李团长!” 问话的营长毫不犹豫,直接敬礼感谢,语气很大声,似乎生怕李云龙返回: “也请李团长不用顾忌,有什么任务直接下令。” “我们营历经数十次战斗,战斗经验极其丰富,曾经和鬼子展开过十七次集群白刃战,任何硬骨头,我们都能啃下来。” “对,我们营也是,在艰难的任务,都可以交给我们。” 身下一个营长明显嘴皮子不够利索,但连忙说着。 “哈哈,好,这话听得提气。” 李云龙非常满意眼前的效果: “你们先休息,然后明天开始组织部队熟悉新装备,我会派几个人员来帮助你们尽快熟悉装备,有不明白的,可以找我。” “不过,炮手必须你们自己解决,我可以提供培训。” 虽然莫凡那边的十个炮手培训名额已经被新一团和新二团派过来的炮手塞满了,但五个月下来,独立团炮兵连已经是人才辈出,连里精锐炮手高达八十人。 而且得益于系统大爷提供训练物资,这八十位炮手,最低实弹训练的,也是两千发。 甚至不少人还开始钻研各种炮兵理论知识。 也是得益于系统大爷出品的炮兵教官一系列教导,独立团炮兵连掌握了一套完善的新炮手培训体系,从无到有,教你开炮。 培训新炮手不成问题。 不过多野联队已经快要抵达阳坡据点,时间上来不及了,所以最好是有基础的苗子,能速成。 “是。” 两位营长齐齐敬礼,嘴角真的是直接咧到耳根了。 “先去吃饭吧,炊事班已经为你们准备好吃的了,吃完饭好好休息一天,明天再开始训练。” 赵刚将话题转了回来。 一行人立刻前往独立团炊事班。 独立团团部炊事班规模很大,说是班,其实规模堪比一个连,当然,这里是包括运输队,加上莫凡提供的炊具,为两个营准备食物没有任何问题。 虽然没有肉,但管饱的玉米面饼,豆浆,豆腐脑,豆花依旧让平时吃惯了高粱、小米的两个营战士心里那点对跋涉三百里前来支援独立团的怨念消弭殆尽。 “这趟来的值啊!” 一位14团的战士喝了一杯热豆浆,在啃完一个玉米饼,摸了摸十一分饱的肚子,一脸满足。 “是谁说行军几百里去支援独立团是有病的?” 一旁,同班的一位战士嘲讽道。 他嘴里塞着玉米饼,说话的声音有些跑调。 “谁能知道独立团顿顿都是这个伙食啊!”第一位战士摸完肚子,再次去盛一碗豆腐脑,加了一点盐,美滋滋的喝了一口才回答: “早知道这样,别说是三百里,就算是一千里,咱也乐意。” “他们真的顿顿都是这个?”同班的战士有些不信。 每天都是玉米饼管饱和豆制品管饱,不和其他部队一样限量,这得多少玉米和大豆? 他可是知道,独立团全团有近小三千人。 “你去看看呗。” 喝着豆腐脑的战士指了指炊事班食堂后面: “仓库就在食堂后面,哪里堆的全是玉米面和大豆,都成小山了,我之前去看了看,那边有几十个人,几十头驴在那边磨豆子。” “嘶···” 哪位同班战士吸一口冷气,美滋滋的说着: “吃饱喝足打鬼子!” “这趟,是来对了。” “磨子···” “磨子···” 两位战士闲聊间,就看到自家营长跑了过来,嘴里喊着营里的着名人物。 长腿磨子。 只有叫错的名字,没有取错的外号。 长腿磨子,营里,不,因该说是团着名的侦察兵通讯兵。 倒不是腿长,而是能跑,耐力还足。 这小子打小就跟着他猎户老弟上山,二月份的时候,曾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