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姬昌聘姜尚,进了西岐,万民争看,无不忻悦。 姜尚至朝门下马。姬昌升殿,姜尚朝贺毕,姬昌封姜尚为右灵台丞相,姜尚谢恩,偏殿设宴,百官相贺对饮。 其时君臣有辅,龙虎有依。姜尚此世仙道根基不足,但文治武功,无一不通。 不过数年治国有方,安民有法,件件有条,行行有款,西岐大治。 帝辛改革虽有成效,但自始至终,其改革的目地。都是为了自己,不管是废除人祭,还是压制贵族夺取人口奴隶。 本心开始就是错的,不管多好的政策,都无用。 李世民虽然与帝辛说过;百姓为水,君者如舟楫。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可惜帝辛的观念,从来便没有将那些百姓当做和自己一样的人,这般理念他是理解不了的。 正所谓;术为道之用,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 如今的帝辛便是如此,帝王之术已经九十分,可帝王志向和帝王心胸,却还是不及格。 也是如此,朝歌还好些,百姓尚能生活,可边地之处,百姓却被压迫极重,很多都是勉强生存。 如今听得西岐有贤王贤相治国,纷纷离商入西岐。 汜水关守将韩荣镇守边关,开始之时人尚不多,还能阻拦,到了后来,西岐名声越来越大,人也越来越多,每日山里,林里,都有人逃往西岐。 其人无奈,只能奏疏往朝歌。 帝辛接到奏报,当即下旨往西岐申斥,令西岐将逃民遣返。 面对帝辛下旨,不管是姬昌还是姜尚,都没法直接拒绝,只得先行送数百人返回汜水关,却不想,这些人才回商,就被帝辛全部斩杀于关外,人头做成京观,以震慑逃人。 得到消息,姬昌吐血三升,大骂昏君,自此一病不起,拖着病躯,写完《周易》之后,便再也坚持不住,托孤姜尚,散手人寰。 此次事情影响实在太坏,逃入西岐的商人,至少七八万人,这些人本是渴望更好的生活才来到西岐,结果如今却是这般下场。 有了这数百人的京观做警示,这些人如何还会束手待毙,当即反出西岐,朝西而逃。 姬昌还活着之时,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今西伯侯,伯邑考也是仁人君子,自然更不会为难,毕竟是西岐出卖这些百姓在先。 这些人逃出西岐,可帝辛让西岐交人的诏令却是越来越频繁,如此来回数月之后,帝辛以西岐不尊圣令,下旨让北伯侯崇侯虎帅苏护等与黄飞虎一起两路征讨西岐。 面对此局,伯邑考想要以身冒险入商,平息帝辛怒火,以免战火,却被姜尚劝住道: “今商王看似贤明,却是一独夫尔,心中只有天下,而无芸芸众生,君只看一路从商入西岐,百姓可有安居乐业者? 此有雄心而无仁心之君,比昏君危害更大,伯侯当效仿成汤,立白旄黄钺,起义兵,号召诸侯,救万民出水火,成那尧舜之主。” 听得姜尚劝告,伯邑考吓了一跳,当即摇头,怎么说也不肯,姜尚无奈只得退而求其次,自告奋勇,自领大军,抵挡黄飞虎和崇侯虎两路大军。 这日,姜尚正在相府之中,调兵遣将,征集粮草,突然有下人来报,言;有三个奇人来投。 此时正是用人之际,姜尚亲自来迎,却见有三人各有异相,立于门前。 一人二十左右,长相坚毅英俊,额生三目,手持一柄三尖两刃枪。 一人十一二岁,身缠红绸,手拿金环。 一人背生双翅,雷公嘴,手持一根铁棒。 “杨戬(哪吒、雷震子)见过师叔。” 姜尚大喜,连忙将三人引入府中,令人上茶招待之后,才问三人所来为何? “启禀师叔,我等学艺有成,受师命,来帮师叔伐商,完成封神杀劫。” 姜尚恍然,一转眼,下山也十余年了。 “原来如此,尔等武艺精熟,神通广大,但终究不通调兵遣将,便先在吾身旁听用。” 三人自无异议,当即起身领命。 七日之后 姜尚帅大军出发,当真是浩浩旌旗滚,翩翩绣带飘。枪缨红似火,刀刃白如镣。斧列宣花样,旛摇豹尾翛。鞭鐧瓜槌棍,征云透九霄。三军如猛虎,战马怪龙袅。鼓擂春雷振,锣鸣地角遥。 姜尚文武全才,兵法非是凡俗,大军令行禁止,一路秋毫无犯,只是数日,便抢先到了武关,大军各自扎营布置,等崇侯虎带领十万大军赶到之时,整个武关,已经被姜尚布置的毫无破绽。 眼看对面兵戈
第247章 封神启(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