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壬辰倭乱(23)战后反应(1 / 3)

备前宰相 日月合明 2174 字 2023-07-25

小西行长抵达黄州,正好看到驻守在这里的岛津丰久等人在狼狈的准备退走,他向他们询问情况,这才知道了丰臣秀胜早在前前两日就奔逃南下的消息。

而他们这些九州大名正是被丰臣秀胜扔下的,直到昨天去凤山通报情况,才知道了自己总大将已经逃跑,凤山落入朝鲜义兵手中的消息。

听到这个消息的小西行长对着南方隔空骂道“混蛋,弃我等不顾,虎舅岂有犬甥乎?”

其他如松浦镇信,宗义智,岛津丰久等大名对丰臣秀胜也很有意见,不过松浦镇信更多的是对劫后余生的感叹“还好没有死守平壤,原来后已无援军矣。”

小西行长等人从平壤夜逃已经的后半夜了,逃到黄州天色已经露白,全军上下早已非常疲惫。

见到小西行长等人饥寒交迫的模样,岛津丰久等大名也暂缓了南下的进程,让士兵分一些粥食给第一军团的士兵吃,好让他们恢复一些体力。

许多士兵经历了后半夜的惊魂,如今早已经疲惫不堪,很多溃兵一路上都遇到了朝鲜官员带领的小股义兵的骚扰,好不容易回到友军的防区,纷纷卸下防备当头就睡。

可是眼下小西行长他们不敢休息,因为明军与他们只有一道大同江的阻隔,半日即可抵达黄州。

没有办法他们只能叫醒刚刚睡着的士卒,拖着疲惫的身躯,跟在岛津丰久等人身后,向南方京畿道方向且战且退。

事实上小西行长他们是多虑了,李如松之所以能在有外蒙古诸部协助叛军的情况下依旧能收复宁夏,就是因为他作战非常稳健。

前几日拖延进攻平壤,直到火炮齐备之后再进攻就是这个原因。

21日黎明,李如松在平壤城内展开军议,下属带来几个抓获的来不及逃走的日兵,李如松通过向他询问日军的军力部署情况。

“倭贼精兵现在何处?尔等兵备主力何在?咸镜道有兵何许?”

那明日本兵答道“咸镜道。江原道原有两个军团,有兵3万左右,听闻前不久加藤大隅守已经带着兵势及朝鲜两位王子返回名护屋,如今两道合计应该有兵1.5万众罢了。

不过听闻咸镜道不服朝鲜统治,我等北上之时百姓皆提壶携浆相迎,那边的大人又组织顺民从军,得兵又2万矣。我等城内的朝鲜兵解释效彷咸镜道丰春家之策组建的。

不过具体那一道兵多,哪一道兵少并非我所知者。”

从这人的答话来看,应该不是一个无名小卒,对于朝鲜的情况和日军兵力的部署情况知道的还是颇多的。

但是他具体了解的也不是很多,比如加藤清正已经在前不久从名护屋返回咸镜道的事儿他就不知道,无形之中也隐藏了咸镜道日军的真实兵力。

然而他的话揭露了朝鲜的痛处,尽管朝鲜上下都很清楚,咸镜道确实已经不服王化,但是作为朝鲜官员的李镒依旧出言驳斥。

“你胡说,咸镜道沦丧倭手,我方顺和、临海两位王子被迫南渡劫皆非自愿,所谓从贼逆兵,皆是倭贼以家卷相胁,无奈从倭罢了。天兵一到,百姓必然夹道欢迎。”

那名被俘的倭寇也不敢反驳李镒,只能一直点头说是,至于之后王京的兵力部署情况,却是被噎了回去。

尽管李镒反驳了日本俘虏的话,但是李如松依旧眼神如炬,他在思考如何对咸镜道进行处置。

朝鲜半岛的地形南北长而东西短,基本上依照中间的山脉分割为东西八道。

东西方向没有足够的缓冲,若是沿着西部一路南下直取王京,或许可以毕其功于一役,但是若是边上的咸镜道有大鼓日兵驻扎,那么自己很有可能会面对后路被断的情况。

李如松用带着恐吓的语气问这个日本人道“我率十五万众直向汉阳,此后又有10万众兵马,渠能当我乎?”

那名日本人被李如松这么一下,磕头如捣蒜一般说道“老爷声威震动,王京极咸镜道之敌闻之必遁。”

这一番谈话下来之后,李如松对这个日本人的回答还是比较满意的。

随后又询问其王京的情况,当得知日军主力3个军团(那人不知道小早川隆景从全罗道北上的消息)在黄海道和京畿道驻守之后,便询问左右的意见,特别是向李镒询问关于在日军帐下朝鲜乱兵的战斗力情况。

恰在此时听闻平壤被拿下的柳成龙从顺安赶来,他直接接过这个问题答复道“乱兵过去不过是一些穷苦百姓罢了,如今就算被倭贼聚集起来也是乌合之众,根本不足为虑。大人在平壤城不久见到有乱兵守城了吗?”

李如松想了想好像是这么回事,便询问起麾下诸将朝鲜乱兵的战斗力,在得到“如土鸡瓦狗”和“触之即溃”的答复之后,李如松便有了主意。

“刚刚你说咸镜道顺从而江原道逆反,如今两道倭兵不过万五之数,想来分驻两道尚且不足。

即便加上有乱兵协助,也不太可能主动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