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筹备南征(1 / 4)

家兄朱由校 北城二千 3190 字 2023-02-20

“朱由检这小子倒是沉得住气,想上门访问的藩王都被他拒绝了……” 当朱由检和毕自严、陆文昭、王承恩讨论时,百王府街道上的福王府门口。 福王朱常洵看着一个个郡王前往齐王府访问被拒,心里居然有一丝变态的高兴。 相较于天启五年,回了一趟洛阳的朱常洵瘦了一些,虽然还处于胖的范围,但倒没有那么讨人嫌了。 不过模湖一看,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万历皇帝复活了。 就长相来说,他倒是真的和万历长得十分相像,也难怪万历会那么喜欢他,而不喜欢消瘦的朱常洛。 不过、欺负了朱常洛一辈子的朱常洵,最终还是被朱由校、朱由检这两个大侄子给背刺了。 去岁朝廷下旨召集诸藩的时候,各地藩王、郡王就纷纷开始变卖一些手中的家产了。 如府邸别墅和院落之类的东西,不止卖了多少,许多藩王甚至是带着家中大量现银北上京城的。 朱常洵对朱由检还是有防备之心,因此留着最小的儿子朱由桦看家,自己只带了二十万两北上京城。 据他所知,这次北上京城里,带银子带得最多的是秦藩的秦王朱存枢。 他进京携带二百余车金银,最少有五十万两银子,沿途兵马司都得出兵保护他的车队。 不过、朱存枢毕竟是旁藩上位,他府里的银子,应该是不如其他几大强藩多的。 在诸多强藩里,朱常洵最在意的还是周藩和楚藩、赵藩、晋藩、蜀藩。 这其中以周藩和蜀藩最让他忌惮,毕竟他们传国最老,积攒的银两最多。 到时候真的海外就藩了,他们要聘请的拱卫营数量,恐怕是诸藩之最。 朱常洵虽然自觉不虚他们,但还是想在就藩地上避开这两个家伙。 “父王、朱由检这厮要调诸藩子弟前往安南,听那洪彦演的调遣,您我这是要去,万一朱由检这厮用点什么手段,我岂不是回不来了?” 正当朱常洵嘲讽诸藩的时候,旁边一个身材匀称的青年却忽的开口,而他的开口也吸引了朱常洵的注意。 开口之人正是被朱常洵送往兵家学院的朱由菘,而此刻的他二十出头,相貌依稀还能看得出以前的样子,稍稍有了些精气神。 不过从他的口气中能看出来,在兵家学院里,他并没有学到太多东西,而看到朱由菘,朱常洵就想起了十二天前自己抵达京城时,燕山兵家学府送来的一张白纸…… 【学子朱由菘,策论丙等,短兵丙等,统御丙等……】 【六科成绩排名,六百九十七名】 【末考评价:丙等(守备之才,游击不足)】 简单的一张兵家学府评价,差点没把朱常洵气的脑溢血。 他可是指望着朱由菘在兵家学府大放异彩,然后统帅海外福藩数万大军,横扫天竺的。 结果兵家学府的一个“守备之才,参将不足”,直接把朱常洵气的眼前一黑。 好在这次他把朱由榘带来了,大号练废了,他还能继续练小号。 如果朱由榘也不行,他就把朱由桦拉到兵家学府,总之得给福藩弄出一个大将。 当然、除了对福藩未来兵马没有将领统帅而感到心痛外,朱常洵也因为看到了其他诸藩子弟的成绩,所以才难受。 诸藩子弟中,成绩从上往下分别是吉王朱由栋,第九十六名,被评价为“总兵之才、可独领三营”。 其次是唐藩的朱聿键,随后是淮藩的朱常清,以及万历年间主动放弃宗室身份的襄藩子弟朱翊辨,他们都是排在一百名到二百名左右。 至于周藩的周王世子朱恭枵和世孙朱绍烔则是在二百零七和二百三十七名。 基本上,一百名开外的学子,兵家学府给出的都是参将之才,而三百名开外的则是游击之才。 五百名开外的就是守备之才,而七百名开外的就是百户之才了。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朱常洵被气得差点吐血了。 朱由菘完全就是两百名守备之才中的吊车尾,只差三个位置就只有百户的能力了。 百户…… 那种存在,朱由检手下一抓一大把,而朱常洵想要的则是朱由检那样的儿子。 在他看来、朱由校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手段,也就是会玩点小心思,最大的优点就是听弟弟的话。 只要朱由检不造反,皇位上放一头猪,都能被朱由检抬到明君的历史地位去。 朱常洵一边看着朱常洛那废物的儿子在不断立功,一边看着自家儿子的六百九十七名,没当场气死就算好的了。 因此、对于朱由菘的话,朱常洵也恶狠狠道: “去安南是去历练,朱由检那厮都敢披重甲,持强弓驰骋漠北,你打个安南蛮子怕什么?!” “他……我和他怎么比……”朱由菘被自家父亲怼了一句,只能委屈的回应。 “怎么不能比?我压了他爹一辈子,你怎么就不能压他一辈子?!” 朱常洵气的抓狂,连带着看瘦下来的朱由菘都有些不爽了。 “过些日子你随军南下,孤会留在京城等你的好消息。” “等安南事情结束,孤会请海军打下藩国,再拱卫营的人驻守藩国,你就好好练兵,开疆拓土。” 海外就藩的事情,朱常洵早就摸清楚了,请海军十二卫的士卒,一人是五两银子每个月,一年六十两。 请拱卫营,一个人是三两,一年是三十六两银子。 拱卫营的战斗力并不弱,但是拱卫营只负责保护藩地,海军十二卫则是负责一开始打打下藩国。 福藩什么没有,银子最多。 朱常洵已经打听清楚了,海军步卫的人数是五千六百人,藩王如果租借他们,一年需要支付近三十四万两银子。 除去他们本人,还要每个年支付十六万两的火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