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5 墨西哥排位赛(2 / 3)

的杂物。

赛车在上面跑的时候,能够明显的感觉到赛车的后轮在打滑,就算轮胎温度上来了也是如此。

这个状态一直持续了整个一练和二练。

当然了,随着练习赛来到了二练的后期,赛道条件也确实有所改善,所有车手都做出了比自己一练更快的成绩。

而在墨西哥这条对于梅奔赛车的特性来说并不算友好的赛道,一二练阶段梅奔的两位车手居然出人意外的包揽了一二名。

秦淼与汉密尔顿之间的时间差距也不大,只有0.131秒。

不过练习赛的成绩也就只能用来做个参考,这场练习赛秦淼与汉密尔顿这两位梅奔车手可以说是毫无保留,而保不齐红牛这两位车手就藏了点东西。

一二练结束之后,秦淼和汉密尔顿两人也都完成了新散热系统的实机测试工作。

结果自然是令人满意的,车队这边全程都没有发现引擎有过热的迹象,散热效率比想象的要好一些,正赛的长距离比赛之中,梅奔的赛车就有可能因此得利。

不过除此之外,秦淼和汉密尔顿两人都遇到了一大堆问题。

尽管车队给两人的赛车设置的都是高下压力的调教,但是在赛道上跑的时候,两人都反映赛车的下压力不足。

同时赛车的轮胎也容易过热,赛车平衡一致性有问题,DRS效率不高,刹车温度过高等等。

说实话,比赛开始之前梅奔车队没有人会想到,比赛开始之后他们居然会遇到这么多的问题。

一二练所有的技师和工程师都在着急忙慌地着手解决这些问题。

秦淼和汉密尔顿两人在一二练中间这两个半小时的休息时间里都没有空,被车队的策略组拉着讨论问题诞生的具体原因,也让两人适当的给出一个解决方法。

但好在梅奔车队的技术底蕴足够丰厚,这些问题在周五解决了大部分,其他的问题周六一个练习赛处理完毕也不是没有可能。

周六。

比起周五,周六来到现场看比赛的墨西哥车迷更多了。

官方通报周六一天到达现场的车迷达到了20万。

昨天还有些比较偏远的看台上只是稀稀拉拉的坐着车迷,但是今天是所有看台都坐满了墨西哥当地的车迷。

而且看台上的车迷大部分都穿着红牛车队的黑色队服,车迷最多的法拉利车迷在这场比赛却见不到多少。

周六的三练阶段,秦淼与汉密尔顿完成了赛车的最后调试,将所有已经发现的,没发现的问题全都解决了。

不过让秦淼和汉密尔顿这两位梅奔车手意外的是,三练阶段的红牛就好像是突然觉醒了一样,速度变得特别快。

三练结束的时候,两台红牛与两台梅奔之间的平均时间差距来到了0.6秒。

这个时间差距让梅奔上下的所有人一时间都有些摸不着头脑。

“这帮逼到底是怎么跑出来的?”这个疑惑萦绕在梅奔上下所有人的脑海里,不过梅奔这边没人感觉到惊慌和棘手就是了。

很快,三练结束,中间稍微休息了两个小时之后,迎来了墨西哥大奖赛的排位赛。

这场比赛依旧由五星体育的三位解说负责。

排位赛Q1阶段,秦淼和汉密尔顿两位车手的第一个飞行圈都没跑完,赛道上就出现了红旗。

原因是斯特罗尔在出弯阶段赛车出现了sp,赛车直接撞了个稀巴烂,并且赛车直接停在了发车格后面,算是严重阻碍交通了,也不好撤离,所以赛会无奈之下只能出动红旗。

20分钟后,伴随着斯特罗尔的赛车残骸被清理干净,赛车也被吊车拖走,Q1重新起跑。

但是等车手们从维修区出来的时候,此时距离Q1结束也就只剩10分钟了,并且此时还有不少车手没有做出Q1的成绩。

所以所有人都知道,这个时候必须快点上赛道,无论如何先跑出来一个有效成绩再说。

因为时间紧任务重,再加上20台赛车在赛道上奔驰,到时候很容易出现交通问题而导致排位赛的圈速下降。

所以在秦淼的主动要求下,车队率先将秦淼从维修区放了出去。

Q1的6:19秒,秦淼完成了自己第一个飞行圈,成绩1:16.991。

这个成绩出来之后,秦淼的名次就来到了第二。

跑完这一圈之后,秦淼就回到了车队P房,接下来的整个Q1秦淼都没出去跑了,因为没必要了。

这个成绩足够保送秦淼进入Q2。

最终Q1停表的时候秦淼就在第四的位置晋级了Q2,无惊无险。

秦淼的队友汉密尔顿也是以第一个飞行圈的成绩就进入了Q2。

在维修区休息调整了十分钟之后,秦淼将自己前鼻翼的角度又稍微调大了一点,之后才驾驶着自己的赛车上了赛道。

排位赛阶段确实不能调整赛车的调教设置,但这些限制里面并不包括调整赛车前鼻翼的角度。

秦淼之所以这么做,主要还是因为Q2就要使用中性胎跑比赛了,中性胎的抓地力比起软胎自然是要差不少的。

这些丢失的下压力秦淼自然需要从其他地方找补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