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州。 西夏王宫。 “厮都铎!” “吾必杀汝!” 王宫内,李德明双目发红,仰天长啸,他恨极了六谷部吐蕃! 就在刚刚,他的爱子李元昊,因伤后感染,不幸离世。 李元昊不仅是他的长子,更是他最爱的儿子,同时,也是夏州李氏王位的继承人! 前不久,李德明还准备向大辽求亲,希望给爱子娶一位辽国公主。 结果,婚还没结成,他的儿子却先死了。 夏州李氏和六谷部吐蕃,本来就有世仇,如今,新仇加上旧恨,他恨不得啖其肉,饮其血,抽其筋,然后亲手将厮都铎挫骨扬灰! 另一边,李元昊的母亲卫慕氏,已然哭得近乎昏厥。 遥记得,出征之日,元昊是多么的意气风发,在她面前,甚至许下豪言。 虽然卫慕氏生了好几个男孩,但除了李元昊之外,其他的全部夭折。 痛失爱子,情感上自不必说。 刨除母子之爱,卫慕氏也失去了未来。 本来,如果不出意外,她的儿子多半会继承王位,一旦李元昊继位,卫慕氏的地位亦是跟着水涨船高。 但现在? 一切都完了。 王位要么落在次子,要么落在幼子头上,反正,这一切已然和卫慕氏没了干系。 片刻后,卫慕氏收起了悲痛,目光一转,看向了自家丈夫,恨意滔天道。 “王上,此仇不得不报!” 然而,令卫慕氏失望的是,李德明并没有给她想要的回应,只见李德明只是面露悲痛,怔怔的站在原地。 其实,卫慕氏的言语恰好点醒了暴怒的李德明。 或者说,即便没有卫慕氏插足,李德明最终也能醒悟。 仇,他当然是想报的。 但站在夏州李氏的角度,报仇并不是眼下最急迫的事。 鸣沙一战,不仅葬送了上万大军,还让夏人丢掉了雄关——萧关! 相比于前者,后者更让李德明痛心。 萧关丢了,夏州李氏就彻底失去了攻守的主动性。 之前,夏州李氏为何敢频频攻打凉州、甘州? 哪怕屡败屡战,夏州李氏仍然失志不渝? 因为只有拿下凉州和甘州,夏州李氏才能彻底立足于西北! 彼时,萧关仍在夏人的掌控之中,所以,李氏才有资本不断地进攻,进攻,再进攻。 而现在,时移世易。 未来,夏州李氏得看宋廷的脸色! 所以! 为了夏州李氏的未来,必须重新夺回萧关。 但怎么夺呢? 夏州境内也不是铁板一块,虽然夏州李氏是最大的部族,同时也是其他部族公认的首领。 但论掌控程度,也到让人心甘情愿赴死的地步。 刚刚经历一场大战,各部族的损失都不小,如今再让其他部族出兵出力,攻打萧关。 怕是不可能的。 至少也要休养生息一段时间。 而这段时间,宋廷不可能不利用,待到来年,攻伐萧关的难度,只会更大。 宋人修城筑寨的功力有多强,李德明是深有体会的。 想了想,李德明觉得需要做两手,不,应该是三手准备。 一面向宋廷纳贡,俯首称臣,并且将景德和议中的‘岁币’给剔除掉。 然后,在试着讨价还价,看看能不能将萧关给赎回来。 虽然机会很小,但试一试总是无妨的,万一成功了呢? 宋朝君臣不是讲礼吗? (PS:景德年间,北宋与西夏签订的和议中有一条,宋朝每年‘赐’给夏州党项白银万两,绢万匹,钱二万贯,以及茶二万斤。 这些钱虽然不多,而且还是以赏赐的名义给的,但意义完全不同。 在宋人看来是赏赐,在夏人眼中,这无异于是岁币,每年都给,不叫岁币叫什么? 另外,宋廷取消青白盐禁令,并且还在边地开设榷场。 简而言之,景德和议完全是一份屈辱的合约,但在宋朝君臣眼中,却是阶段性的胜利,每年只用一点点钱,就换来了边境的和平。 只是,真的和平了吗? 宋廷敢裁减驻防的部队吗? 不敢! 宋真宗裁军的时候,压根就不敢动边地,东裁一点,西裁一点,然后便没了下文,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