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天子果真是英明神武(1 / 1)

“没错陛下!”

李邦华神情有些憔悴,点头说道,“虽说臣此去太原府,并未去往山西其他府县。

可就太原府一地之态势,就叫臣等发现了很多问题。

太原府治下,恶吏遍地,欺压百姓的恶绅,甚至是……”

说着说着,李邦华就讲不下去了,每每想到在太原府的所见所闻,李邦华的心,就是极为的痛心疾首。

在国朝面临威胁之际,一心想平定流寇作乱,好叫山陕等地能尽快恢复秩序,甚至调拨大量的钱粮。

可镇压剿灭各股流寇的这几年,非但流寇造反的势头,没有被镇压下来,相反却愈演愈烈。

‘幸好这次督办通敌案,朕先行派了曹化淳去山西,还派了刘鸿训随行啊,不然的话,就依着李邦华的性情,也不会做出这等决断啊。’

看着此刻李邦华的神态变化,朱由检心里暗暗说道,大明吏治腐败一事,他比谁都要更清楚。

导致这种局面的形成,就是连年的党争所致,尤其是到了天启朝。

在自己皇兄的或有意,或无意,叫魏忠贤掌握大权,把持着朝纲。

“现在曹化淳和刘鸿训,还在太原府留守?”

收敛心神的朱由检,看向李邦华询问道,“李卿,你在归京之前,你们几人,对此事有何看法?”

尽管朱由检的谋划部署,是依托着朝堂和北直隶展开。

但对待这范畴外的地域,若真闹出大的事情,那他肯定是要根据爆的雷,来铲除掉一批贪官污吏和家贼硕鼠的。

滥杀的名号,不能有。

但拿着大义去杀贪官污吏,朱由检不会有任何犹豫。

“臣等…皆知此事关系重大。”

李邦华稳定情绪,作揖行礼道,“若不整治山西官场,任由事态糜烂下去,那必然会影响到,国朝之后对流寇反叛的镇压事。

可若是决意整治山西官场,那必然会影响到山陕一带的局势,若叫肆虐的流寇钻了空子,只怕国朝在……”

说着说着,李邦华又说不下去了,像这样的事情,他先前也从没有经历过。

若非是奉旨督办通敌案,李邦华就从来没想到过,山西会有那般严重的问题。

‘这是要朕来决断啊。’

朱由检双眼微眯,看着李邦华,暗暗思量道,‘没想到山西那边,还会有这等进退两难的局面。

若是没有流寇造反的话,那依着李邦华他们的性子,定然会继续追查下去,但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内患生出,外忧尚未解决。

稍有不慎处置不当的话,就会在山陕一带,闹出更大的乱子,这个决断他们果真是不好选择。’

崇祯朝的大明啊,处在各类堆积矛盾的爆发期,一个问题连着一个问题,往往都是成串的爆发出来。

一个处置不妥当,就会引起连锁反应。

“此事朕知道了。”

朱由检神情平静,看向李邦华说道,“朕还有些朝政要处置,李卿一路舟车劳顿,从山西赶回京城,就先回去休息一二吧。

另写一封奏疏,言明清楚此行的所见所闻,呈递到御前来。

等朕思量好了,会召李卿展开后续的。”

“陛下……”

李邦华愣住了,他没有想到,天子知晓此事后,非但没有愤怒,相反却表现得这般平静,这超出了他当初的预料。

朱由检为何要愤怒?

大明吏治腐败,这是不争的事实。

别说一个山西官场爆雷了,就算其他地方爆雷了,他也不会愤怒,对待既定的事实,愤怒,只是无能的表现。

李邦华走了,怀揣着种种的疑惑和不解,离开了乾清宫,但他不知道的是,朱由检要谋一盘大棋!

彼时的乾清宫,安静的吓人,就像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样。

然锦衣卫那边,却变了天了。

“该讲明的情况,本指挥使都讲明了。”

田尔耕眉头微蹙,扫视着正堂内的一众锦衣卫高官,朗声说道,“陛下的旨意,很明白,也很清晰,凡涉案的有司贪官,都必须全部抓捕归案。

但是被抓的这些人,不能带进诏狱内,悉数移押到西市去,并对所掌握的情报,对他们展开审讯!

京通二仓的贪污案,关系重大,亦牵扯到朝野间的不少群体。

此案若处置不当的话,那锦衣卫就没必要再设了。”

曹化雨、吴孟明、李若链等一众人,一个个神情凝重,看着田尔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