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6
转天上午。
朝堂之上, 一片肃穆。
陆晖听到信使汇报,径直从龙椅上站了起来。他一双狭长凤眼写满了戾气:“嘉峪关破了,怎么回事?”
禀告的信人赶忙低头。
“回官家, ”信使开口, “是西戎十二部联合起来突袭,边关的将士被打了个措手不及。骑兵过了嘉峪关, 现在是王金旭将军带兵抵抗。”
话音落地,陆晖还没回应, 刘武威就忍不住了。
刘家三代驻守边关,刘武威亦是大半辈子都活在肃州。听嘉峪关被突破,他本就在恼火边缘,后听带兵的是王金旭,更是破口大骂:“王金旭就是个屁!西戎自太祖时期,屡屡来犯,没一次打过嘉峪关的!这宋长风死了才几年,老子早就说过王金旭是个废物东西了!”
说完, 刘武威登时出列。
他朝着陆晖行了个大大的武人礼,愤怒出言:“官家,末将请战!刘家已为大雍守关数十年, 末将愿为官家将西戎统统驱赶出去!”
刘武威话音落地,诸多将领纷纷按捺不住。
“怎能破关?王金旭当真不顶用, 官家, 末将亦愿战!”
“养我等一辈子,不就是为了这一刻!”
“西戎往年就算来打,也会等到秋末初冬,这初春时节,草原各部也要养马草啊, 怎如此反常?我觉得不对劲。”
“管什么,打就是了!”
一时间,朝堂内吵吵嚷嚷。
陆晖听了,反而盛怒之心稍稍缓和。
至少武官愿战,是个好事。只是——
整个朝堂,陆晖思来想去的能派去肃州的,除了刘武威,还真想不到别人。
刘家在三代镇守肃州,颇有根基,这也正是先皇找借口将刘武威调回京城的缘由。
——据说那肃州人,只知刘家,不知官家,这还了得?
如今若是把刘武威再送过去,那打完之后呢。
若打,不派刘武威去,猜忌之心分外明晰。
若送他过去打,得胜之后,再将刘武威调回来,则更显自己小气。
陆晖既不想落下猜忌武官的口实,又不是百分百放心。
他的闪烁迟疑,叫高承贵统统放在眼里。
昨天夜里,高承贵就已经知晓了西戎破关的线报。
一整夜,足够他想出个大概方案了。
如果官家执意要打,高承贵决计不多说什么。但现在,既然官家面露犹豫,身为丞相,他岂能不为其分忧?
“官家。”
高承贵缓缓出列:“臣以为,除却带兵出征,其实还有另外一个法子。”
陆晖挑眉,凤眼看向高承贵:“哦?丞相请讲。”
“要打,何必我等出兵去打?这一起战事,就是生灵涂炭,不忍心呐,”高承贵一声叹息,“依臣之见,毋须我大雍出兵,不如叫别人去攻打西戎。”
“哦?”
陆晖本还在迟疑,听到高承贵这般说,顿时来了兴趣:“丞相有何高见?”
“可与北狄签订盟约,”高承贵说,“此时西戎的主力都在肃州,部落内兵力空虚,北狄可趁虚而入,争夺西戎的地盘。”
这北狄,说的就是燕州以北的外族势力。
听到这话,刘武威身后,一名同样四十余岁的中年将领拧起了眉头。正是京城府指挥使萧渊的父亲萧拓。
“丞相的主意不错,却怎能保证说服北狄出兵?”他直接出言,“尽管北狄已有十余年不曾来犯,可他们始终对燕州虎视眈眈。大冲突没有,边关交界处小冲突却从未断过。那北狄也不是大雍的狗,不可能指哪里打哪里。”
“若捞不到好处,换我我也不动。”
高承贵平静道:“但若是向北狄许以好处呢?官家,臣以为,可岁币于北狄,为北狄提供出兵费用作为盟约条件。如此,既不用花费自己的钱财,还能去抢夺西戎的草场,北狄不可能不出兵。”
刘武威一听,立刻瞪眼:“高承贵,你——”
“——这倒是个好主意。”陆晖点了点头。
见官家颔首,刘武威立刻闭嘴。
朝堂之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之中。
给北狄钱,与北狄签订盟约?乍一听确实可行,只是……
最终站出来的是杜守甫。
当朝御史,向官家深深行礼,而后不卑不亢道:“官家,岁币不妥。抵御西戎,被就要钱,这风口上还要给北狄送钱粮,民生只会更为艰苦。”
高承贵挑了挑眉:“今年风调雨顺,收成亦是极好。为了大雍的江山,百姓忍一忍,不也能过?若是正面迎敌,何尝又不是生灵涂炭。”
“丞相说的是主动去战,而现在西戎已破关,不管迎敌不迎敌,肃州怕都是有一场苦战,”杜守甫神情严肃,他寸步不让,“丞相年轻时也是苦过的,这就忘了做庶民时,日子有多艰难?”
提及过往,高承贵的脸色微妙地僵了僵。
“今年风调雨顺不假,可两年前山东洪涝,丞相可忘记了?”杜守甫继续说,“官家,这今年的百姓,也不过是刚刚能吃上饭。”
不提山东洪涝还好,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