荞麦面(1 / 3)

许秧跟社团的人不熟,事实上,这个社团也都非常佛系。

难得有一次活动,许秧又报名了,自然会用心准备一点。

明天要带什么菜,她心里也有数了。

高中的那几个电热饭盒还在,这会正好可以派上用场。

许秧去超市买菜的时候,看蒜薹很鲜嫩就买了一把,她挺喜欢吃这个菜的,很适合炒腊肠。

不过她没买腊肠,打算蒜薹跟炸得酥脆的肉丁一起炒。

肉丁炸得焦黄时,把多余的油倒出来,倒入少许酱油、蚝油,翻炒两下,使肉丁裹上了酱色,再倒入蒜薹翻炒。

脆嫩的蒜薹,在大火的翻炒下很容易就熟了,裹上了满是肉香的酱汁。

蒜薹脆嫩,肉丁焦香,用暄软的面饼或是馒头夹着吃,都非常的美味。

不过这个菜就不适合外带了,饭盒一闷,蒜薹就蜡黄蜡黄的,味道大打折扣。

所以许秧准备了红烧肉丸、香辣茄子、肉末炒豆角暗,还有板栗鸡腿饭。

都是很普通的家常菜,份量偏大,到时大家分着吃。

周六的早上,桂城的交通并不拥挤,不过许秧还是打了车,在博物馆的门口找到了社长张艳艳。

张艳艳拘谨地跟许秧打了声招呼,不好意思地说:“还要等下其他人,你要不要找个地方坐下。”

许秧摇摇头,表示自己没问题的,她拿出手机,刷了下昨晚的聊天记录,就察觉到张艳艳的视线一直落到自己身上。

她抬头看过去,张艳艳不好意思一笑,说:“你卖的牛杂汤很好喝。”

“谢谢。”许秧觉得气氛有点尴尬,主动找话聊,“你吃早饭了吗?”

张艳艳点头,抬了抬手中的袋子:“我带了麻辣鸭翅,你吃吗?”

“午饭再吃吧,今天来的人多吗?”

……

两人有一下没一下地聊着,其余人陆续到了,其中有两个女生穿了袄裙,造型妆容精致。

许秧忍不住多看了几眼,这样的服饰好看,她喜欢归喜欢,却不会买。

对于经常进出厨房的她来说,实在是不方便。

总共七个人,四女三男,大家聚在一起,参观时却不是看、拍照就过,而是真的去欣赏、观察并低声讨论。

几人中只有许秧是大一新生,他们彼此间非常熟悉了,生怕冷落到她,总会找点话题跟她说话。

这种感觉有点新奇。

她的身体还年轻,可心理年龄已经三十多,不自觉地会照顾其他人,被家里人以外的人照顾还真的少。

中午他们是在博物馆边上的小公园里吃的,张艳艳带了野餐布,往草坪上一铺,嘿,野餐的感觉就出来了。

大家把饭盒拿出来一看,发现带的份量都不小,而且菜色还没有重样的。

“早听说许秧的厨艺好,今天我们运气好,能蹭到饭吃。”男生之一邱参笑哈哈地说道。

另一个男生黄志武点头:“没错。”

“你们都认识我?”许秧有些好奇地问。

几人同时点头,郑心怡说:“美食节上,你卖的茶叶蛋太火了,我们还去排队装了卤汤自己做茶叶蛋,那两天,整个宿舍楼都是茶叶蛋的香味。”

“然后胡永康还到处为你拉票,所以我们印象深刻。”

许秧明白过来,她笑着说:“那今天我可没带茶叶蛋,我们尝尝别的味道。”

大家坐着聊天,等待着饭菜加热结束,关于美食的话题,永远都不用担心会冷场。

许秧带的饭菜被一扫而光,大家谈天说地,轻松又自在。

许秧觉得很放松,心情不错,进入大学也有三个多月了,她的交际圈总算是扩大一些了。

刚开始,她跟之前高中的朋友们常常能见面,玩得也愉快,但距离毕竟存在,新的环境,新的交际圈,能见面的机会自然就少了。

大学是可以发展事业没错,但不应该是重心。

许秧和张艳艳他们聊得愉快,因此回家的时候晚了,机器已经送到家里并装好了。

刘莹盘腿坐在沙发上看书,蓝牙音箱里放着轻柔的音乐。

她看到许秧回来,忙穿鞋子,要带许秧去看新到的机器。

机器都放在许秧想好的位置上,整个工作间一下子变得狭窄了。

新买的香肠机器功能挺多的,效率也高,确实能省不少事儿。

刚开始还有味道,不能马上使用,只能把这些器件拆下来,弄些东西去味道。

刘莹倒是想帮忙,但又不知道做什么,干脆就拿了牛奶和红茶来煮奶茶。

许秧忙活半天,可算是把机器调试好,这时天也黑了。

她进厨房一看,刘莹已经把米粉给泡上了,许秧决定晚饭吃拌粉。

瘦肉剁碎、腌制,下锅里炒得焦香后盛起。

择好的长豆角切碎,泡笋同样切成丁,油锅烧得冒烟,豆角笋丁倒进去迅速翻炒、调味,最后倒入肉末拌匀。

然后许秧又调了蒜香味的酱汁,两勺酱汁,两勺豆角笋丁,再一勺辣椒油,撒上少许香菜,简单又美味的拌粉就做好了。

刘莹直接就吃了两大碗,可把许秧吓得赶紧去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