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码头风波(1 / 3)

红楼正经人 苏北穹人 2320 字 2023-12-26

八九雁来是好日子,又赶上二月初一龙睁眼,更是难得的好日子。

大好的日子,通往菜市口刑场的官道上却站满了穿着红衣插着标牌的死刑囚犯。

观刑的百姓把整个刑场围得水泄不通。

行刑台上,一溜儿绑跪着十多个死刑囚犯。

他们的身后站着手扛鬼头刀的刽子手。

坐在监斩棚里的刑部尚书李晋站了起来,他的手伸向了令箭筒,捏住了一支令箭慢慢地拔了出来,大喝一声:“行刑!”说着,将令箭朝行刑台上一扔。

刑部郎中大喝一声:“放炮!”

正当午时,阳光灿烂!

奉天殿广场上密密麻麻站满了参加大朝会的官员,一个个睁大了眼睛,全望向前方的奉天殿,望着手捧着进贤冠的建武帝,望着跪在殿门石阶上的衍圣公。

“礼成——”

随着建武帝亲手将进贤冠戴在不到六岁的衍圣公的头上,这场由太上皇挑起的闹剧以皇帝的大胜结束。

突然菜市口方向传来了震耳欲聋的炮声,所有的文官都是一颤。

衍圣公则一屁股坐在地上,哇哇大哭起来。

所有的人都沉默了。

建武帝扶起衍圣公,从袖中掏出那块明黄手绢,一脸慈爱的替他擦拭眼泪:“饿了吧。朕也饿了,走,咱们吃饭去。”说完,牵着他向乾清宫走去。

戴权扯着尖音高声喊道:“退朝!”说着,连忙追上去。

望着皇帝牵着衍圣公向乾清宫走去的背影,众官员露出了一双双表情各异的目光。

人群中,贾琥瞟了一眼站在前排的首辅宋成良,宋成良皱起了眉头。

王鹤堂等内阁阁臣和六部的堂官一个个也皱起了眉头,脸色不大好看。

贾琥暗暗一笑,皇帝真小气,欺负一个小孩子。

衍圣公一脉算是彻底完了,只剩下一个不到六岁的娃娃,还要被圈养在深宫中。

有了衍圣公这面大旗,皇帝以后可就不会再放纵那些文官了,敢顶嘴,皇帝就会抬手.

这时,牛继宗凑了过来,低声说道:“今早长江水师发来军情急报,经过一个多月的搜寻,水师战船终于发现了两艘义忠郡王的商船,击沉一艘,俘虏一艘。”说着,掏出了袍袖里的那份军报递了过去。

贾琥接过展看,随即点了点头,将军报合上递还给牛继宗,说道:“金陵、浙江和福建三个船厂同时建造,年底之前那三十艘战船便可以下海了。三百万两,陛下也是下了大决心的。”

牛继宗点了点头。

贾琥接着说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既然决定了,相应的火炮也该打造了。我看,就在金陵制造局铸造吧。”

牛继宗轻叹了口气:“算上其他的,仅这一项开支就得比去年增加两百万两以上。估计内阁几位又要闹了.”

“放心吧。他们不会反对的。”

瞟了一眼向文渊阁走去的宋成良等人,贾琥对牛继宗笑道:“由于中原战乱,去年的税银仅有四千三百六十七万八千两,而去年的支出却高达六千七百八十一万两。可是,除去五百万两的压库银,国库还有近千万两的库银。

为何?还不是因为军方在南北两线打了大胜仗,缴获了无数的财物。人都是贪心的,尝到了这个甜头,内阁几位比咱们更希望军方打胜仗,打大胜仗。”

牛继宗听了,露出了笑容,接着又问道:“我听缮国公说,勇卫营要进行攻城作战训练?”

贾琥点了点头。

牛继宗来了兴致:“什么时候请我去看看呗。”

贾琥:“行。等练出了样子,我请大家去看看,也请指点一二。”

牛继宗笑着点了点头,突然想起桩事,左右看了看,然后压低声音:“你也知道,我在长城关隘还有不少眼线有件事我也是昨儿才听到。大同、宣府一线现在是让出不让进。”

贾琥一怔:“哦?怎么回事?”

牛继宗:“说是接到了皇上的手谕。你说,皇上是不是正在清理关外?”

沉吟了片刻,贾琥点头:“可能吧。”

牛继宗还想说话,贾琥:“关外已经交给了朝廷,咱们就不要瞎操这个心了。”

牛继宗眉头一簇,接着点了点头:“对了,你随我一起去乾清宫吧。”说着,晃了晃手中的军报。

贾琥眨了眨眼:“我就不去了。今儿南边有人进京,我还有事。”说完,径直走了出去。

牛继宗又怔了怔,回过神后,只得独自向乾清宫走去。

自七九河开之后,码头上又恢复了往日的繁华,河道上也是十分的拥堵。

但半个时辰前,一伙手持棍棒、长鞭的家丁豪奴将码头上的人全部赶走了,这时所有的客商全部挤靠在码头两边的岸上,整个码头都被空了出来。

码头船坞的泊位靠着一条大船,大船船头桅杆上挂着一面大旗,上面绣着“武清伯”三个大字。

码头上一直从石阶排下来站着好些手持棍棒、长鞭的家丁豪奴,河道中等待靠岸的客船上的人都望着这边。

良久,三顶轿子和两辆马车从远处向码头缓缓而来。

轿子在码头停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