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第四十七章(1 / 2)

前妻的娘家人和继妻的娘家人撞在了一起, 多么尴尬的场面啊!

不过好在尴尬的也只是场面,场面上的人不尴尬就行。

赵拙言手里提着个平日用来装土的簸箕,笑着招呼道:“哎呦, 稀客,这不是镇抚夫人吗?找红英呐?她就在屋里呢,我这还有事情要忙,失陪, 您见谅……”

赵拙言说完便跟着林家人一起去荒地那边象征性劳动去了,半点也没有要为两任亲家相互介绍的意思。

林家人听了这话后更是无所谓, 扛着锄头、铲子等农具跟在后头。

经历过抄家流放的林家人并不在意别人的目光, 即便那目光带刺不说, 还像杆势利又挑剔的秤似的,将你从头发丝丈量到了脚后跟, 莫名其妙地就给你定了斤两。

大约是林家人都只穿着普通的棉布衣裳,身上也无珠翠赤金做的首饰。

那挑剔又势利的目光很快就变得轻蔑又不屑起来, 大约是已经给林家人定了个不值一提的重量。

端庄的妇人在众人转身之际, 扬着嗓子, 笑着寒暄道:“诸位便是来投奔我家妹妹与妹夫的亲戚吧?我家夫君姓周, 与赵家娘子是嫡亲的同胞兄妹, 我家妹子只是个后宅妇人, 心软仁善, 诸位往后若是有什么难处,来兴安县东边的守备营里寻我相公也行,不必见外。”

“……”

林岁晚心想,你这话里有话的, 到底是几个意思啊。

还有你说这话的时候下巴抬那么高, 脖子不酸么?

走在最后的林晔亭神色平淡, 半点也不接话,只客气回了句“多谢,失陪”,就提着锄头绕开那辆糟口老马拉的蓝布棚马车干活去了。

众人拐到竹林另一边后,赵拙言才主动跟林晔亭说起自己继妻娘家那边是个什么情况。

简单来说就是,周红英娘家那边都是一群不必放在心上的庸碌之人。

庸碌一词乃赵拙言对周家人的评价,与林家人无关。

周红英祖母姓侯,育有两子两女。

女儿不受侯氏待见,都被她当作换彩礼的物件儿,以相对还算高昂的价格出售了。

售后银货两讫,从此再无来往。

儿子是传继香火的宝贝疙瘩,但宝贝疙瘩也有铁疙瘩和金疙瘩之分。

在极度偏心的侯氏眼里,大儿子周长安是铁疙瘩,小儿子周耀文才是金疙瘩。

至于你要问侯氏这般偏心的理由,具体其实也说不上来。

硬要挑剔寻刺的话,大约就是周长安年幼的时候没有遇到一个招摇撞骗的“神算子”,瞎着眼夸他是文曲星下凡。

亦或者是周长安性子太过木讷,没有周耀文能说会哄人。

再或者是周长安犟头犟脑地硬要娶个不得侯氏喜欢的媳妇。

……

不过这些所谓理由在赵拙言看来都是狗屁!

这天底下偏心之事、偏心之人太多,若是都要寻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的话,那这世上的理由怕是该不够使了。

周长安夫妻不得侯氏喜欢,就连周长安妻子生病了,侯氏也舍不得拿钱买副药渣子给她吃。

周长安不敢违逆亲娘,铤而走险进山采药,被冬日饿极了的野狼给咬死了。

周大娘子也没熬过那个冬天,只留下周红英兄妹相依为命。

彼时周红英只有九岁,她兄长周宏林十二岁。

按理说相依为命的同胞兄妹之间,感情应该是针插不进的。

不过谁叫侯氏是个绵里针呢。

这老太太虽然狭隘偏私,但却极会抓住重点。

比如她虽然对大儿媳百般磋磨,但对大儿子却时有关怀。

她对周红英百般嫌弃算计,但对周宏林却又照顾有加。

以至于周红英对间接害死了自己爹娘的侯老太太恨之入骨,可周宏林却未必。

周宏林十七岁那年做梦看上了兴安县一大户人家养的义女,为了能娶到心上人,他立志要出人头地。

彼时北狄肆虐,燕王下令征兵扩军。

周宏林热血上头,兴冲冲地报名参加了玄甲军选拔考核,并以吊车尾的成绩选上了。

周红英担心兄长安危,哭着求他放弃。

侯老太太却鼓励并支持孙子建功立业,甚至咬牙掏出了自己的棺材银子,为周宏林置办了一身铁皮护心的牛皮甲。

此番对比,相依为命的兄妹之情,瞬间就黯然失色几分。

周宏林刚进玄甲军的头三年几乎是音讯全无。

侯老太太为自己那打了水漂的棺材本日夜咒骂,就连那大户人家的义女也嫁了别人,唯一还盼着周宏林好的,估计也就只剩下周红英一个了。

等到周红英长到十七岁时,周宏林依然没有消息。

侯氏为了给小儿子凑游学的银子,打算像卖两个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