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6. 第七十五章 图穷(1 / 3)

尽管曹操是去求情的, 而且是态度很谦卑的那种求情,但谁也不可能真拿他当一个败军之将来折辱,平原公就第一个不答应。

这位老对手在刘备的大营里吃吃喝喝了两天, 期间门还跟着刘备在演练场看看威武之师,曹操很得体地称赞了一番, 还作了一首军旅题材的诗,哪怕是平原公这种上学时净忙着逃学的学渣也被曹老板的文采所打动, 又在看过兵马后一起骑马出营, 红尘作伴潇潇洒洒地溜达一番, 最后待夕阳西下,两个吹着冷风也不怕感冒的老骨头又在内黄城外找了个地方,煮酒吹了一顿牛。

这些风雅豪迈,让天下文士赞叹不已的轶事传到元城时,陆悬鱼正蹲在墙根下揣手手晒太阳。

她穿着一件旧袍子, 头上戴一条旧头巾, 很不显眼,谁看了都觉得是个穷酸小吏, 谁也不会多看她一眼。

于是那些吵吵嚷嚷跑到乡府来的人就会问:“大将军呢?”

“大将军领兵巡视去了!”府中真正的小吏昂首抬头,很有一点傲慢地大声道,“大将军兢兢业业,一日万机,岂有空闲处理尔等琐事!”

刚刚吵闹的人不吵了,一个个面面相觑, 耷拉下耳朵, “这如何是好呢?我家的田被他种坏了,伤了苗,总要讨一个公道才是哇!”

“尔等若要公道, 何必劳烦大将军呢?”小吏立刻谆谆善诱,“去寻司马参军便是,若他断得不清不楚,再来寻大将军主持公道也不迟啊!”

于是一伙人揪着另一伙人在小吏的指引下穿过前院,奔着司马先生的办公室就去了。

陆悬鱼蹲在那里,感受着初雪后的阳光与微风,吵闹也就不那么刺耳了。

小吏走过来,笼着袖子行了一个揖礼,“大将军。”

“多谢你了,”她搓搓耳朵,很感激地道谢,“你这招真是高明!”

“这并非小人的主意。”

“那是谁的?”

小吏咧嘴一笑,“是孔明先生教小人的。”

小先生也在忙,但忙得和司马懿不一样。

他蹲在地头间门,不厌其烦地拨弄开一小块冰雪,查看雪下面麦苗的成长情况。

就像那群吵架的农人所说,今年与以往不同,冀州的农人因为战争的缘故,在种冬小麦的时节荒废了田地,携家带口地跑,后来又跑回来了,但有些就错过了种地的时节,麦苗长得晚,长得弱,一场风雪过来,伤了不少,当然也有些特别倒霉的苗苗出师未捷,直接冻死在田里。

这样的情况是需要提前做好预案的,否则到了春天就是一场□□,家家户户又要背着老娘牵着娃子开始逃难。

她凑过去看看,孔明先生抬起头来,心情还不错地冲她笑了一笑。

“还好,”他说,“虽然种得晚,但还不妨事。”

“孔明先生这样熟识农事,”她问,“为什么将案子交给仲达先生去断?”

孔明先生那张温雅如玉的脸上露出一个一本正经的表情。

“能者多劳罢了,”他道,“河内司马氏精熟于律法,一城之事,仲达必能专断。”

……似乎哪里不对劲,她刚想说点什么,但孔明先生迅速将话题扯远了。

“主公与曹公会于内黄之事,大将军知否?”

她愣了愣,“什么事?”

“据说也没什么,”诸葛亮说道,“只是一见如故,饮酒叙话罢了。”

不对,刘备和曹操凑在一起喝酒,她想,是有一个专门的词的,但那个词她一时想不起来。

诸葛亮看着大将军在那一脸严肃地冥思苦想,也不知道想个什么,疑惑地想问她,又怕打断她的思绪。

过了片刻,大将军终于犹犹豫豫地开口了,“主公与曹贼……可是……青梅……?”

大将军比比划划。

……诸葛亮感觉自己的瞳孔地震了!

大将军虽然文盲,但还是写信回去,小心地问了问到底什么情况。

信送到内黄时,其他人听说大将军的信,虽不怠慢,但也不怎么紧张……毕竟目前就河北这个战况,再听说大将军每天都在忙着置酒高台,和相貌伟美出身名门的崔公沟通感情,那肯定就是紧张不起来的。

刘备拿了信的表情就比较微妙。

“下邳陈氏历世著名,虽不及袁氏四世三公,却也有弟子遍于天下。”

他这样同左右说起时,大家看他表情就有点猜到主公下一句想说什么了。

“他们究竟如何教的辞玉?”刘备问。

简雍就没憋出,噗噗地笑了两声。

主公拎着这封信挥来挥去,很不解气,还想再说几句时,余光就敏锐地瞟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