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这是要发财的节奏啊(3 / 4)

主要的就是定价问题,去年秋天的时候,有日商收购山货,但主要是蘑孤和木耳,因为山野菜已经过季了,所以也没法确定价格。

“大贵叔,价格不能定太低,估计今年那伙日商还得来咱们这收购,到时候没准还涉及竞争呢。”

李卫国叮嘱一番,去年秋田正人和秋田杏子还来过他家,除了山货,还收走不少乌米。

现在自己有了罐头厂,当然就不会再继续和秋田正人合作。

田大贵从兜里掏出来一张纸,上面是一些山野菜的收购价格,是去年县里土产公司的标准。

李卫国瞧瞧,好家伙,还真够便宜的,腌制的蕨菜才几分钱,稍微贵一点的就是薇菜干,还有就干黄花菜等寥寥几样,价格都是几毛钱一斤不等。

要知道,这可是干菜啊,十斤晒不出一斤的那种。

除了白菜价之外,李卫国还发现一个问题:品种比较少。

这个也是实际问题,山野菜不好保鲜,有些不能腌制或者晒干的,自然也就没发收购。

李卫国也拿着根李小梅写字用的麻杆铅笔,在田大贵那张纸上写写画画的,又加上几样山野菜的名称,最后还在每样山野菜的后面,都重新填上一个价格。

田大贵瞧了一会儿,也看明白了,李卫国就是在原来价格的基础上,又添了一个零。

比如蕨菜原来是四分钱一斤,现在变成了四毛钱。

薇菜干原本是五角五分一斤,现在变成了五块五。

“国子,这个价格……”田大贵有点晕,这个价格好像太高了吧?

旁边其他人也都抻着脖子瞅瞅,金铁柱嘴里一声卧槽:“山野菜这么值钱,还打哪门子猎啊!”

在采收旺季,就像水蕨菜,一天最少也能采上几十斤,就能卖个二三十块钱,干一天都赶上一个月了。

加工薇菜干虽然费事,但是价格高啊,对现在这些普通人来说,劳动力最不值钱。

李卫国不慌不忙地说道:“我说的都是一等品的价格,而且咱们还有要求的,收购的都是初加工之后的。”

加工山野菜,最麻烦的不是后期的加工,而是前期的分拣、清理等等工作,费时费力费人工。

就拿薇菜来说,这边又叫牛毛广,因为茎秆上面有一层纤细的绒毛。

加工的时候,焯水之后,每一根茎秆,都要把上面的绒毛撸掉,这需要多少人工吧?

另外还要边揉边晒,最少也要揉上六七次,都需要大量的手工。

要是全都由罐头厂的工人完成,那得需要多少工人,多出多少开支?

而把这些琐碎细致的工作,分摊到每家每户,化整为零,那就简单多了。

最关键的是,李卫国知道,还有潜在的竞争对手,就算他现在不提价,到时候也难免要打价格战,还不如先下手为强,至少能赢得一个好口碑。

把这些道理讲清楚,大伙也连连点头,他们也认识到:原来山里这些东西,都是宝儿啊。

要是抓住机会,一个野菜季,就能给家里多几百块的收入。

想到这里,大伙都不澹定了,心里都开始琢磨着,到时候家里的壮劳力,全都进山采野菜。

李卫国又叮嘱田大贵,回去之后,叫各个收购点都明码标价,早点把价格公布出去,进行宣传,也好叫老百姓都知道。

田大贵也把那张纸揣进兜里,然后拉着老陈他们,乐呵呵地回城,顺道把金铁柱也给拉回去。

转过天来,李卫国领着参加预考的人,坐着四轮子来到公社,然后搭乘客车,前往县里,准备明天开始的考试。

除了李玉梅、吴小玉、葛卫红和郑先农之外,还有另外三名知青,也同时报考,一共是七个人。

到了县城,也不用去找旅社,就在罐头厂这边的宿舍安顿下来,而且还有食堂,管吃管住。

李玉梅回学校领准考证,其他人则去了一趟招生办,领取自己的准考证。

这时候的准考证都比较简单,没有塑封之类的,连上面的一寸照片都是黑白的。

李卫国主要是负责后勤工作,等大伙领完准考证,熘达回来,就听李卫国在那吆喝:“都来领考试文具啊。”

每人给准备一支崭新的英雄牌钢笔,再加上大家自己带来的,两支钢笔,里面都抽满钢笔水,足够应付每科的考试了。

另外还有一块大橡皮,直尺圆规三角板之类,都是全套的。

“国子哥,费心了,我们要是能考上大学,功劳算你一半。”葛卫红笑嘻嘻地凑上去领了一套,嘴里还甜言蜜语的。

李卫国哈哈大笑:“这才哪到哪,咱们大馒头屯考出去的知青,上大学的费用,我全都包了。”

“哇!”葛卫红也激动地搂住李卫国的脖子,“国子哥,你太棒啦!”

“撒开撒开,注意影响,你小玉姐在旁边瞅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