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局长想来,种植水稻的技术,没有专家的指导,是肯定不成的。
“有啊,以前是郑先农郑大哥领着我们,负责技术这块。”鲁大龙也颇有些自豪。
宁局长四下望望:“哪位是郑先农同志?”
“郑大哥去农大上学了,他就是国子的大姐夫。”鲁大龙简单介绍了一下。
“原来是大学生,难怪。”宁局长也连连点头,这年头的大学生,绝对是金字招牌。
领导们在这转了一圈,也都觉得大开眼界,觉得树立成典型,一点问题都没有,肯定具有指导借鉴意义。
在农村想要发展,最基础的无非就是种植养殖这两大块。
刘县长也当场表态,要把李卫国一家的经验进行总结,号召广大农民进行学习。
只有赵仁,一脸的阴晴不定,他当然知道,一旦树立成典型,就相当于套上一层保护光环,他以后想要朝李卫国下手,难度无疑会增大。
李卫国当然也深知这一点,所以他并不介意当这个勤劳致富的带头人,本来嘛,这就是他一直在做的事情。
于是他十分诚恳地向领导表示感谢,并且表示自己一家,会继续努力,带领越来越多的乡亲走上致富道路。
等到参观结束,老村长挽留领导在这吃饭,不过被刘县长笑着婉拒,正值秋收季节,他们也忙得很。
领导走了,但是工作组和记者却留下来,他们要把各种详实的数据都统计出来,最后呈交到上面,这决定着今后的走向。
不过从目前收集到的信息来看,大包干确实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从而实现增产增收,全面推行,刻不容缓。
一连又忙碌了几天,明天就是中秋节,大田里面的庄稼也都收得差不多了。
上午李卫国去了一趟县城,把王燕和徐明亮也接回来过节,鱼行那边,委托罐头厂的张星,先派人照应两天。
田大贵也跟着回村过节,他喜欢热闹,更喜欢在村里的感觉。
李卫国在县里买了几斤猪肉,还有一扇猪排骨,另外车上还拉着好几个纸箱子,里面装的都是月饼。
这是从副食品商店那边采购的,也说不上走后门,双方算是合作单位,互利互惠也是应当的,就是李卫国采购的月饼有点多。
回来的时候,路过公社的邮电局,李卫国进去询问一下,然后出来的时候,手里就掐着一沓子信件。
“这是小玉来的,这是玉梅的,这封是卫红的,还真想她们啊,要是能回来过节就好啦。”王燕瞧瞧上面的地址和熟悉的笔迹,基本就猜到信件的主人。
“燕子姐,你羡慕人家大学生不?”徐明亮嘴里开着玩笑。
王燕点点头,然后又摇摇头:“大学生谁都羡慕,不过我们现在也有自己的事业。”
李卫国在旁边则笑而不语:卖鱼算什么事业?
于是他笑道:“等过完中秋节,燕子姐和明亮你们的工作有变动,鱼行交给别人,你们先去罐头厂。”
徐明亮乐呵呵地点点头:“我这块砖,国子你随便搬,去罐头厂车间干活也成。”
去车间?
李卫国眨了两下眼睛:“你们都是我培养的管理人才,可不是叫你们去当普通工人,先在车间当副主任,给岳建国当助手,慢慢锻炼着。”
徐明亮也不由得眼睛一亮,他能够感受到,李卫国对他的看重。
不过他也不傻,望望在那跟熟人聊天的田大贵:“大贵叔那里同意吗?”
王燕也插话进来:“我们一去就当中层领导,这样罐头厂的人不会有意见吧?”
“他们有什么意见,你们以后又不在罐头厂工作。”李卫国笑着答道。
这时候,田大贵也跟人聊完了,听到这话,立刻反应过来:“国子,你,咱们又要成立新厂子?”
时间长了,田大贵多少也了解一些上面的政策,知道李卫国要是办工厂,还得他出头。
李卫国点点头:“暂时还得缓缓,估计明后年差不多,所以从现在开始,就得先着手进行培养,燕子姐,还有明亮,你们以后要做好挑大梁的准备。”
挑大梁?
徐明亮的肩膀不由自主地向下耷拉,好像感觉有点重啊。
王燕也同样有压力,不过她抿抿嘴唇:“国子,我们肯定好好学!”
她从来不怕困难,就怕没有展现自己的机会。
本来王燕还担心,鱼行那边每个月的收入有好几百块呢,交给别人,有点不放心。
现在一听李卫国的安排,王燕觉得,自己的眼光,好像有点太过短视了。
“国子,咱们接下来准备干啥?”田大贵也来劲了,开始撸胳膊挽袖子的。
罐头厂的成功,叫他对李卫国充满信心。
“先不急,慢慢来。”李卫国招呼大伙上车回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