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苦役陈子龙的感慨(1 / 2)

第351章 苦役陈子龙的感慨

听了侯峒曾这番解释,夏允彝仍难以释怀。

不过,若说之前他对仕崋仍有几分迟疑的话,现在却是一下子坚定了仕崋之心。

因为他认为,以大崋如今表现出的军事实力和气势,替代大明一统天下的可能性极大。

也即是说,刘升必定是要成为大一统新朝开国之君的。

此前他对仕崋的顾虑主要是有碍个人名声——毕竟他此前是大明官员,哪怕只是一个知县,转而仕崋,说不得也要背一个贰臣的臭名声。

夏家也算是松江大户,他和子孙都不愁吃穿用度,既如此,就没必要为了在新朝做官背负贰臣之名。

可想到大崋可能因为刘升一些错误的想法,成为历史上秦、隋那样开国初期强盛一时,结果却二世而亡、引发新乱世的王朝,他便觉得不能置身事外。

与天下苍生相比,个人背负一点骂名也确实算不得什么。

想到这里,夏允彝目露果决之色,道:“侯兄,请转告南京那位,我愿仕崋,愿意劝降陈子龙和沈公!”

侯峒曾先是微微一愣,随即看着夏允彝的表情若有所悟。

怎么说陈子龙当初被俘时也是绍兴府通判,是个颇有才能的人。即便其不愿降崋,被罚作苦役后,崋军也是人尽其才,让他担任大队长,领着两百多人干活儿。

起初只干了两日,便觉得两条胳膊累坏掉了,抬不起来。苦役营中的饭菜也吃不惯,又累,好几天都没胃口。

夏允彝点头。

所以,他还是很想摆脱苦役身份的,甚至隐隐后悔当初没有降崋。

乍一看,仿佛四十岁的人。

如今听夏允彝说还有机会,自是惊喜不已。

他问:“若再给懋中你一次机会,你还会聚兵抗崋吗?”

接着,他跟附近督工的崋军军官说了声,得到允许,这才来到夏允彝这边。

“不怕夏兄笑话,我成为崋军俘虏不久,就被安排来清理这条运河的淤泥。

陈子龙闻言看过去,瞧见夏允彝,不禁恍惚了下。

我跟他们交谈一番后,这才知道,他们中大多数人并不觉得苦,甚至对苦役的生活很满意。

夏允彝微微一笑,道:“都说这世上没有后悔药,可现在,一次后悔的机会就摆在你面前。

陈子龙稍稍沉默,还是慨然道:“或许不会了吧。”

习惯吃苦,不代表就愿意一直吃苦。

大明的大多数官员或许也是这样,即便有爱民之名的,所做之事也多浮于表面,不能思百姓之所思,急百姓之所急。

当然,这更好的待遇也只是比其他苦役多点吃的,有个独立帐篷而已。

好在陈子龙本人最终“醒悟”,开始踏实干活,发挥才能,这才做到大队长,通过正常途径在苦役营获得了更好的待遇。

结果大多数物品都被禁止送来,只有吃喝和药物、衣物能送进来。

负责督工的这支崋军竟不收贿赂,甚至是油盐不进。不仅如此,因这家人多次试图贿赂崋军军官,最终被抓了起来,也被罚作苦役,陪着陈子龙一起干活。

夏允彝再见到陈子龙时,差点认不出来。

懋中,实不相瞒,此番我是来劝降于伱的,你可愿仕崋?”

他们若逃亡深山,缺吃少穿,生了病也没药,说不定没多久就会病饿死在山中。

虽说如今陈子龙已经习惯了苦役的日子,可若说不想摆脱苦役的生活,绝对是假的。

见陈子龙正带人将清淤船上的淤泥往外挑,夏允彝并没有冒然打扰。

在陈子龙紧张、期盼的目光下,夏允彝笑着道:“普通功劳自然难以让你役刑尽免,可若是你能立下大功,别说是免除苦役,便是得授大崋官身也未尝不可能。”

但次数也被严格限制。

其他人学乖了,不再去贿赂崋军,而是想通过往苦役营送东西,改善陈子龙生活。

我知道这些后,感慨极深,又反思自己,这才发现,此前从未真正设身处地地替穷苦百姓们考虑过。

陈子龙正顶着炎炎烈日,带着一群苦役,在萧山县城南边的运河中清淤。

而成为崋军苦役后,虽每日都被安排干活,可一日三餐都有保障。虽然吃不饱,但也饿不着。

至于说苦役的活儿,也并没有比种田等穷苦百姓平日里做的活累多少。

陈子龙听了一愣,下意识问:“降崋不只有最初一次机会吗?如我这般不愿降的,被罚作三年苦役,即便期间有立功表现,至多也就减刑至一年。”

···

绍兴府,萧山县。

听到这话,陈子龙才恍然明白了什么,问:“夏兄仕崋了?”

“当然苦。”陈子龙感叹着道,“一开始是真受不住——夏兄知道我,出身富贵,虽有习武,可干活儿的事从小到大都未曾碰过。

如今已干了

一个多月。

直教人哭笑不得。

可如今,人却是晒成了古铜色,身材也变得精瘦,皮肤则变得粗糙,胳膊上甚至有点晒伤的痕迹。

陈子龙不知为何,此时倾诉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