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卷下钱德洪录》记载了一个故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他的哲学观,讲的是王阳明在有一次和朋友一起游玩南镇的时候,朋友突然指着山岩中一株花树问他:''你常说心外无物,那这株花树自生自长,和人心似乎并没有什么关系呀?” “王阳明听了,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阴白起来。’简单来说就是指你看这花的时候它才存在,你不看它时,他并不存在,这就是所谓心外无物。” 听了这个故事,原本还觉得自己已经有些理解的赢政又有点懵了,一朵花,你看时它就存在,你不看时它就不存在了吗? 这难道不是很荒谬吗?赢政这次是真的无法理解。 他转头看向一旁的蒙毅,发现他正在认认真真的记着笔记,把王阳明的这句回答都摘录了下来。 好吧,再听听看。 "基于这样的哲学观,王阳明进一步提出了"致良知、知行合一''的认识论,这也是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 “这里的知指的是人们内心对于万事万物的认知,而行就是人们的具体行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与行要做到和谐统一,才能达到天理对人的要求。” 知行合一,赢政表示这个思想他总算还能稍微理解一点了,不过要做到知行合一倒是真的不太容易,从小在阴谋算计中长大的赢政,见惯了太多虚伪的面孔,包括有些儒生,满嘴的仁义道德,却没有几个真的做到的,都只是追名逐利罢了。 “关于阳明心学,还有一个小故事,可以帮助大家理解他‘致良知’的思想,这个小故事出处不可考,大家听了权当一乐。” 听到林老师这么说,赢政一面想着这人故事真多,一面又认真听起来。 “说王阳明在庐陵担任县令时,有一天抓到了一个盗贼,这盗贼知道王阳明著名的良知理论,于是问他:‘你讲人人内心都有良知,难道像我这种盗贼也有吗?’语气中充满着挑衅的意味,王阳明没有继续跟他讲道理,当时天比较热,他于是对那盗贼说道:‘天这么热,要不你把外衣脱了吧。’” “那盗贼依言脱了外衣 ,王阳明见了,又说:‘还是太热了,要不你把内衣也脱了吧。’那盗贼听了这话,为难的说道:这,不太好吧。’王阳明听他回答,便说:''你看,你死都不怕,却不愿脱了这内衣,说明你还是有廉耻之心的,这就是你的良知。’” “哈哈哈哈!”屏幕前认真听完故事的蒙毅和赢政都不由笑出了声。 不知为何,他们都觉得这个故事充满了画面感,似乎都能看到那个盗贼窘迫的样子。 不过这个故事虽然简单,却的确可以帮助他们理解阳明心学的一部分思想。 屏幕中,林老师也笑了一下,继续说:"这个故事就意在说明人内心所具有的道德伦理,是可以通过反省内心而得到的。那么学到这里,我们可以把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放在一起对比一下,两者有那些异同之处。” 林老师切换了课件画面,屏幕中出现了一个表格。 “首先,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都是宋明理学的一部分,二者都认为天地万物的本原是 理”。理”是儒家所推崇的道德伦理,属于意识范畴,因此二者都属于唯心主义思想。而不同之处在于程朱认为 理''在客观的时间万物之中,而陆王认为 ''理''在人们的心中。" "基于这种认知,理学提出了 格物致知''方法论,而心学提出了 ''反省内心''的方法论,这说明他们一个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一个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得,赢政觉得他又有点不太想听了。 一旁的蒙毅则是认认真真的在纸上画下了课件上的表格。
第58章 继续上网课(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