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钱,甚好! 朱元璋不善于钱财一道,所以他搞的大明宝钞失败了。缺啥就想补啥,期盼钱财相关内容的水镜故事许久了。 此次水镜出现在夜深人静时分。时近二更,已经宵禁一个时辰。没有召开第三轮紧急观影会议,只把朱棣给急召入宫。 "想来高炽会对此专题很感兴趣,可惜他不在京城,无法第一时间观影了。" 朱元璋想起离京一个半月的皇孙微服私访团,从上报回来的密信,孙儿们对谋生赚钱的不易有了深刻领会。 朱棣闻言点头,信中小胖子说他瘦了一圈,也不知道是否夸大了民间调查的减肥效果。 长子离开了一个多月,还真有点想他了。儿行千里,父也会担忧。虽然希望朱高炽摘掉“胖”字,但也忧心小胖子会不会真的吃少了身体虚弱。 曾经,朱棣确实偏爱与自己一样好武的次子朱高煦,但在继承人方面始终更认可朱高炽。如今,接受水镜影像的洗精伐髓式洗礼,个人喜好也发生了极大变化。 为改革大局计,至少需要确保五六代明朝帝王顺应大势而为。 自己最多看顾到孙辈,更往下就需要朱高炽去掌控局势。相关水镜故事,早晚要全部传于小胖子知晓。 当下,朱棣取出了笔记本,坐于朱元璋下首。燃起几盏明亮灯火,认认真真开始夜间观镜学习。同样一段故事,每个人能听出不同的感悟。 朱棣是带着问题来观影的。 此次说“钱”,他希望能获得如何多搞些经费的灵感,那就不愁打仗没军费。或者,有某些办法兵不刃血就扩大明朝疆域。 水镜: 【提到中国古代的“钱”,很多人下意识会想起“孔方兄”,即外圆内方的铜钱。这种铜钱却不是中国最早的货币形态。如今,绝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最早的货币是海贝。 先来看考古发现。 在云南大理剑川鳌凤山的墓葬中发掘出了海贝。据考证,其所属年代约是春秋中期到战国初期。 若说云南到南海与孟加拉湾的空间距离相对较近,在黄河流域、巴蜀之地就是妥妥的内陆地区,发现了年代更早的批量海贝陪葬品。 三星堆遗址中的海贝,其产地多为孟加拉国湾至阿拉伯海之间的海域。 br />有“中国第一位女将军”之称的妇好,在其河南安阳墓地中出土了6800多枚海贝。这些殷商时期的海贝来源,从东南沿海延伸至阿拉伯海西北侧的阿曼湾海域。 考古物证令人惊叹,数千年前中国内陆就已经有了来自遥远地域的海贝。 海贝被埋入墓中,能够确定它去了阴间,有着高价值的陪葬品属性。若要证明它在阳间同时具备货币属性,则要看有没有四个方面的功能。 具体表现在具备价值尺度、是某种支付手段、有着流通的属性,以及能够用于储存。① 从甲骨文、青铜器上的金文等记录,可以逐一证明海贝具备了货币特性。 海贝的价值尺度尽在一个常见汉字中。 「朋」,最初被用作海贝的计量单位。比如《周易》里的“十朋之龟”,指的就是一只龟价格为“十朋”。 多少枚海贝为一朋?如今普遍认可王国维的考证,是以10枚海贝为1朋。 殷商支付、流通、储存海贝的历史,不只体现于“辛巳,王饮多亚,听享京逦,赐贝二朋,用作大子丁。”等甲骨文记录中。② 它还表现在许多常用汉字里。 像是买卖(買責)、财、贱、货、赐、宝(寶)等等,这些含“贝”的文字无一不与财富价值相关。 再问为什么海贝能作为最早的货币?也与它的自然属性密不可分。 当时的货币,要求本身价值要高,不易被模仿,而且能够进行均质分割。 海贝是海洋产物,对于地处中国内陆的殷商王朝,它能做到物以稀为贵。 又坚固耐磨,可以长时间长距离地流通使用。同种海贝大小相仿,而让它天生就能进行均质分割计数。 由此,海贝顺势被用作早期货币。不只是中国使用,世界其他国家与地区也有使用。贝币的形成距离二十一世纪太过遥远,贝币的终结却非遥不可追。 海贝,作为第一种全球性货币,它在二十世纪中期才正式消亡。此处浅留悬念,在本专题的后半段会聊一聊海贝引发的暴利性全球贸易。】 水镜前,朱元璋与朱棣都很惊讶。 距离殷商已有两千多年了,如今明朝境内除了云南地区之外,很少有把海贝当作钱币使用的地方。此物居然还能再掀起全球 风浪?! 究竟是什么情况?这会只有耐心往
第七十三章(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