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为之奈何(1 / 2)

李世民怒气勃发,侯君集战战兢兢。

朝堂笼罩在一片风雨将至的紧张氛围当中,没有人敢多说一句话,纷纷低头沉思不语。

侯君集强撑着答道:“自兵部职方郎中甄畴以下二百一十四人,皆奉尚书省堂牒,前往安西都护府绘制舆图……”

都是甄畴这个竖子,故意趁某心烦意乱,让某批阅!

侯君集气的牙根痒痒,可是又不能发作。

若是就此解释,反而会被认为推卸责任,情势更糟。

“什么?”李世民一脸不可思议,一副“你当朕是傻子的表情”,看着侯君集咬牙道:“如此荒唐的堂牒,汝还敢应下?”

“臣……”侯君集顿时哑言,脸色胀红。

总不能说自己嫉妒李恪这个小子,所以一气之下同意甄畴带队前往安西吧。

李世民看着支支吾吾不说话的侯君集,顿觉失望。

“兵部诸事繁复,朕不为难你。”李世民叹息道,侯君集刚想辩驳,却被李世民想要杀人的目光挡了回去。

朕经营十二载的兵部啊!

一朝缺额近半,叫朕如何处之?

“好了,朕累了!”李世民一挥衣袖,全然没有朝会的好心情。

众臣躬身送别天子,各做思索离去。

可还没等他们离开宫门,就见王

德一路小跑追了过来,似乎另有吩咐。

众人立即止住了脚步,站在宫门,等候又有些胖起来的王德赶到。

“列、列位公卿……列位公卿且稍待……”王德气喘吁吁的扶着宫墙,艰难挤出两句话。

过了好一阵,王德终于将气息喘匀,“奉陛下命,请诸位相公、黄门、中书侍郎,兵部、民部、兵部侍郎留一下,陛下有事宣召。”

人群之中,落寞的侯君集没有听到自己的名字。

兵部尚书在洛阳,陛下却宣召兵部侍郎,俨然是不再信任自己了。

侯君集失魂落魄的走出宫门,浑浑噩噩的登上骏马,信马由缰四处游荡。

而在内宫,接到河东前线最新消息的李世民,心中的千钧重担终于落地。

王德站在李世民身侧,大声朗读着军报:“李将军上奏,正月十日大破薛延陀于诺真水,擒杀六万余众!”

钱箱送往兵部的军报言简意赅,除了时间地点战果伤亡之外,在没有一字言及其他。

军报读完,殿中顿时喧嚷起来。

喜讯传来,众人纷纷感觉松了一口气,悬挂在头顶的利剑,终于松了。

“李将军功勋卓著,河东诸军奋死敢战,臣请命有司议其功勋,从优赏赐。”高士廉率先发言,

众人一阵附和。

李世民也是点头同意,满心欢喜取得如此辉煌的战果。

出塞反击是一步险棋。

但李靖做到了。

面对薛延陀的埋伏,带领兵马硬冲上去,凿穿薛延陀的防线,险些擒获夷男。

“此事兵部、吏部合议。”李世民笑道,心情为之大好。

紧接着,兵部侍郎郭福敬站了出来,“薛延陀既已遁逃,臣请发援军精骑数千,犁庭扫闾,焚其牙帐!”

郭福敬完全站在军事上看待此战,李靖率军击破薛延陀的主力,歼灭六万余人,薛延陀又经历了一个冬天,更是兵力疲惫之时,正可一鼓作气,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

李世民低头沉思,心中做着思量。

但是,还不等李世民回答,魏征便抢先站了出来,表示坚决的反对。

“陛下,臣固以为不可!”

“民力、军心已疲,不堪再战了!”魏征言辞恳切的劝说道,目光丝毫不离李世民,看得李世民心底一阵发毛,眼神躲避。

李世民低头思索,一语不发。

戎马半生,李世民自然知道此时此刻是一举定胜负的时机。

一战定乾坤,此战如果能够全盘取胜,薛延陀的国运宣告至此结束。

大唐的北疆,可以安定至少一代人!

然而

,即便只从军事上判断,李世民仍旧犹豫不已。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如今薛延陀已经是败兵力竭,可唐军士气已然衰落,经历数次大战,甚至丢失城邑,大将身亡,唐军也只是勉强支撑,未必有远逐几千里的士气与实力。

更为关键的后勤补给,更是勉力维持。

从雁门关输送补给出塞,在路上要消耗大半。

而且,大唐的民力也在崩溃的边缘。

当初隋炀帝征讨辽东归来,心中亦是思索再战数月,便可取胜。

“朕……”李世民缓缓出声,殿中文武把目光纷纷投向与他,侧耳倾听天子的圣谕。

魏征更是针锋相对的看着李世民,举着笏板,俨然有一种以死进谏之意。

仿佛今日他便是比干,而御座之上的天子,则是商纣王。

“朕欲兴师……”李世民沉声说道,还没等众人反应,又说道:“然旷日久战,民力大损,已无力支撑今时之战,倘若兴师,恐怕会重蹈隋炀帝覆辙——”

“朕……终不能以一役,以害苍生。”

李世民咬着牙放弃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