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没有证据(1 / 2)

这时,一直未曾开口的房玄龄忽的朗声道。

他的脸上满是慷慨激昂之色,好似对李泰极为同情,却对李恪格外的忌恨。

于是,李世民原本淡然的脸色顿时阴沉了下来。

一切罪名都需要证据。

李恪用李泰勾结高句丽来证明李泰对自己的杀意。

可如何证明李泰当真勾结高句丽,谋划皋裕坡事件呢?

他没有证据。

而一切没有证据的指控,都只能称之为诬告。

房玄龄这几句话,明显是在帮李泰解围。

李世民脸色突的变得十分阴沉,好似快要滴出水来。

原本这件事到刚才李恪那句“一切由陛下定夺”就已经结束了。

可是房玄龄这句话却再度将这件事引向了另外一种结果。

只是李恪对此好像并没有感到意外。

“房大人,你说本王并非无辜,难道是说本王故意挑衅李泰,甚至造谣中伤李泰,所以才使得他对本王痛下杀手?”

李恪神色凛然,声音铿锵有力。

“臣只是实事求是,你若没有实证证明李泰勾结高句丽,那你刚才那番话就是在诬告。”

“李恪,诬告一位皇子,你可知是何后果?”

房玄龄混迹朝堂十数年,早就对各种权谋深谙其道。

所以此刻面对李恪的反问并没有显得

有任何的犹疑,回答的重点一直都放在“实证”两个字上。

而他只要咬着“实证”两个字不放,那李恪就没有任何反驳的机会。

“你有证据能证明吗?李恪。”

李世民阴沉着脸问到。

事实上,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李泰勾结高句丽这件事根本不需要证据。

试问,高句丽在辽东之战中战败赔偿,如何还能派遣刺客混入大唐的军队之中制造混乱,趁机刺杀李恪?

如果不是因为李泰的帮助,高句丽的刺客又如何进得了大唐的军队?

但大家心知肚明归心知肚明,证据这种东西就好比是刽子手手中的刀。

换把刀虽然也可以砍脑袋,可刽子手如果没有那把刀,那就不叫刽子手了。

“儿臣,没有证据。”

李恪沉声,脸色显得有些不太好。

李泰勾结高句丽之事,乃是泉盖苏文告诉他的。

他原本打算回到长安之后再察查证据。

可没等他离开国内城,李泰就让徐东之领着刺客前来刺杀。

所以这件事到现在为止,李恪也未曾查到丝毫的证据。

他并非示弱,而是真的没有证据。

“你承认诬告他?”

李世民再度问到。

只是这一次,他的声音好像有些颤抖,好像有些疑惑。

他在想,李恪

既然没有证据,又为何要提起这件事。

“儿臣不承认。”

“儿臣虽没有证据,但臣在高句丽查到的,就是如此。”

“倘若陛下以为儿臣有诬告李泰的嫌疑,儿臣也无话可说。”

李恪不想反驳,他甚至有些默认。

“既然如此,还请陛下治李恪诬告皇子之罪!”

房玄龄没有放过这个机会,急忙请求李世民治李恪之罪。

对此,李恪依然显得无感。

他当然知道房玄龄这是在干什么。

无非就是想迎合李世民保住李泰一条命的想法呗。

只是这种手段却稍显粗糙。

不过也对,除此之外,房玄龄还有什么机会能够阻止杀了李泰呢?

“楚王殿下,你可想清楚了,诬告皇亲绝非小罪。”

这时,杜如晦忽的出言提醒到。

诬告皇亲与李泰擅杀皇子的罪名大同小异。

倘若李泰因为谋杀李恪未果而被重罚,那李恪也会因为诬告皇子而遭受一样的惩罚。

他在提醒李恪,这种罪名极有可能成为李恪日后为政的阻碍。

“房大人说我诬告了李泰,那我就是诬告了李泰。”

“况且,我并没有什么证据能证明我说的是真的。”

“陛下,请治罪吧。”

李恪显得极为坦然,好似对这一切都不甚关心,无

论会不会因为这件事而无法继续为政,也无论这件事会不会成为他扳倒李泰的变数。

事实上,李恪今日进宫之后就表现得极为平淡。

对李泰率军围杀他是如此,对房玄龄指控他诬告李泰也是如此。

于是,所有人都屏气凝神的等待着,等待着李世民下达最后的惩罚。

李世民转过身去,双手背在身后,面向露台,无法看清他的表情。

但他却迟迟没有下达旨意。

他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半晌后。

“李泰目无法纪擅杀大臣,着即日起免去亲王之位,贬为郡王,禁足郡王府,无旨不得擅出。”

“都散了吧。”

李世民在下达对李泰的处罚旨意时,无论是房玄龄还是杜如晦,都显得极为自然,也并未觉得有任何异常。

可是当李世民说出最后一句话是,房玄龄,杜如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