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明镜非台,何处惹尘埃(1 / 2)

鸠摩智已经将姜辰当做了生平最大的敌人,于是便将那骇人听闻的消息全面封锁了下来,对外便说是大理将士勇猛,吐蕃小败。

还好大理方面也没有将那消息扩散,好像两边都在守护一个共同的秘密。

山风吹过,鸠摩智回过神来,只觉得后背一阵冷汗,山风一吹,直凉到心底。不过很快,这吐蕃国师便又镇定下来,不再去想那亭中的男子。

吐蕃国师眼观鼻,鼻观心,神情肃穆。

毕竟事在人为,人生苦短,何妨一博。

小亭中,姜辰撇了几眼那吐蕃国师与慕容复,这两人在原著中也确实来参加过珍珑棋局,可自己的到来毕竟是对这天龙世界影响颇大。

就比如那丁春秋就来不了,段誉已经当上了皇帝也没空来,以至于那本来是主角的虚竹,现在还是个小和尚。

自己刚刚还以为听错了,真没想到那个粉雕玉琢的可爱小沙弥是虚竹。自己的还是对这天龙世界造成了不可预测变化。

苏星河走到小亭内对大家道:“各位大师傅与小师傅,还有姜公子一起随老夫去珍珑棋局吧。”

小亭内众人都是站起身,跟着苏星河

走了出去,姜辰与黄衣老僧走在最后,两人并肩而行,姜辰低声对黄衣老僧道:“明镜非台?”

黄衣老僧愕然无语。

姜辰所说的偈语源自佛门的一桩公案,连以佛门正宗自居的少林寺,也无人可以解答。

据说很久以前有一佛门的高僧曾说:“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擦拭,勿使惹尘埃。”

而又有另一高僧说:“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两句佛偈都是极好的,都很有道理,可真要争个高下时,人们觉得第二个高僧所说的话立意更高,道理更高,于是都觉得第二个高僧说的好。

将那第一个高僧所说的贬低的一无是处。

可几十年后人们回过味来,又回头看去,第二句立意高是没错,可第一句却是这世间沉沦人痴迷汉,人人可坐的渡船。

当自渡之人,慢慢游向彼岸,最后放下手中船浆,下船登岸之后,真正到了彼岸才能说自己悟到了后者,才能说那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渐悟是顿悟之始,这里面还是有一个顺序的。

那时候人们才猛的反应过来,这世间哪里有那么

多佛子圣人,天生便可到达彼岸,便可有那本来无一物的心境。

不能说没有,可那种人几千年,才出多少个?剩下的众生大众,那个不是在这红尘的泥潭里打滚?

那个不是战战兢兢的在那苦难的海里沉沦,拼尽全力的向前刨水?

几十年后人们才知道,这两句根本没有高下之分,有的只是先后顺序罢了。

渐渐的这两句佛偈就变成了佛门公案,姜辰说这句话也是以佛门故事来讽刺黄衣老僧,看不透。

老僧愕然无语则是因为想的太多了,想到了自己所悟佛道,一时间竟然被姜辰镇住了。

一行人跟着苏星河出了亭子,那在外面的慕容复与鸠摩智等人也跟上了队伍,不过也不走近,就不远不近的在最后面吊着。

那星宿派的紫衣男子也要跟了过来,不过他先与那些星宿派弟子交代了几句,自己跟了上来。苏星河瞥见之后,只是冷哼一声,没有理会。

一行十余人走了小亭旁的一条小路,队伍拉的很长,就像一条蛇,游走在竹林中。

枫城内。

一挎刀的年轻人侠客在向路人问着路,“这位大哥,那擂鼓山怎么走呀?”

被挎刀年轻人问的路人的是一名魁梧的汉子,一脸胡渣子,长的颇为豪气,见挎刀年轻人问路。

魁梧汉子停下往前走的脚步,上下打量了几眼腰间挎刀的年轻人,笑了出来,“哟,小兄弟是来参加珍珑棋局的吧?这段时间老有些江湖人问路。”

腰间挎刀的年轻侠客点点头,那壮硕汉子又道。

“那擂鼓山聋哑谷的聪辩先生每天都带一些人去解棋局,可也不是一两天了,那一波波人上去,又灰头土脸的下来,就没有一个能破了那珍珑棋局。”

“听说啊还有不少人看了那珍珑棋局后吐血三升呢。”

魁梧汉子伸手拍了拍徐侠客的肩头,然后又道:“小兄弟,我看你不太壮,没想到身体还挺结实,你真要去那珍珑棋局?保不准也会吐血哦。”

“到时候要是落下病根就不好了。”

壮硕汉子语重心长的说完,徐侠客嘿嘿一笑,这汉子看起来威武想不到还是个自来熟,心中记下了汉子的关心。不过依旧道。

“我呀,就是去瞅瞅啥是珍珑棋局,凑凑热闹,以后在酒桌上与朋友喝酒,好有牛皮可以吹吹,什么珍珑棋局上遇

到的大侠啦,相见恨晚啦。”

徐侠客指了指挎腰间的那把刀,笑道。

“大叔你懂的,我都带刀出来了,正儿八经的一个侠客,要是被那些狐朋狗友知道我到了枫城,连那珍珑棋局都没去,喝酒的时候还不笑话死我。”

那魁梧汉子点点头,觉得徐侠客说的也在理。

“也是,大叔